肌松药非去极化阻滞时,TOF四个成串刺激T1 T2 T3 T4,

题目

肌松药非去极化阻滞时,TOF四个成串刺激T1 T2 T3 T4,当T4消失时,肌颤搐抑制();T1消失时,肌颤搐抑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Ⅱ相阻滞的特点有( )

A.四个成串刺激可出现衰减
B.肌松时间延长
C.无强直刺激后易化
D.不为抗胆碱酯酶药拮抗
E.给去极化肌松药后,一旦TOF比值≤50%时即可诊断

答案:B,E
解析:

第2题:

判断去极化肌松药的阻滞程度()

  • A、TOF肌松监测时的T1/T0
  • B、TOF肌松监测时的T4/T1
  • C、TOF肌松监测时的T4值
  • D、TOF肌松监测时的T1值
  • E、以上均不对

正确答案:A

第3题:

去极化肌松药阻滞的特点不包括

A、首次静注在肌松出现前有肌纤维成串收缩

B、对强直刺激后单刺激反应没有易化

C、对强直刺激或四个成串刺激肌颤搐不出现衰减

D、非去极化肌松药可拮抗其阻滞作用

E、可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拮抗


参考答案:E

第4题:

颅内疾患所致的偏瘫,肌松药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用琥珀酰胆碱后出现高钾血症
  • B、对非去极化肌松药耐受常于中风后第三天出现
  • C、插管剂量的非去极化肌松药能使正常侧完全麻痹,而瘫痪侧的四个成串刺激反应无抑制
  • D、应增大非去极化肌松药的剂量
  • E、采用健侧肢体监测神经-肌肉反应

正确答案:D

第5题:

判断非去极化肌松药的阻滞程度()

  • A、TOF肌松监测时的T1/T0
  • B、TOF肌松监测时的T4/T1
  • C、TOF肌松监测时的T4值
  • D、TOF肌松监测时的T1值
  • E、A和B

正确答案:E

第6题:

在肌松监测中,关于4次成串刺激(TOF),叙述错误的是()

  • A、非去极化阻滞时TOF比值首先下降
  • B、去极化阻滞时4次刺激反应高度同等降低,不出现衰减
  • C、监测神经肌肉阻滞后恢复过程的敏感性强于强直刺激
  • D、可用于鉴别2类不同性质的神经肌肉阻滞
  • E、不能监测TOF比值为零以下的深度神经肌肉阻滞

正确答案:C

第7题:

关于TOF,有误的是()

  • A、是频率为2Hz、间隔时间不短于10s的四个重复超强刺激
  • B、需要在使用肌松药前先测定对照值
  • C、去极化阻滞时不表现衰减
  • D、非去极化阻滞当T4消失时相当于单个肌颤触抑制75%
  • E、T4/T1>0.9时提示肌张力已充分恢复

正确答案:B

第8题:

判断去极化肌松药的阻滞程度( )

A. TOF肌松监测时的T1/T0

B. TOF肌松监测时的T4/T1

C. TOF肌松监测时的T4值

D. TOF肌松监测时的T1值

E. 以上均不对


参考答案: A

第9题:

Ⅱ相阻滞的特点有()

  • A、四个成串刺激可出现衰减
  • B、肌松时间延长
  • C、无强直刺激后易化
  • D、不为抗胆碱酯酶药拮抗
  • E、给去极化肌松药后,一旦TOF比值≤50%时即可诊断

正确答案:B,E

第10题:

单选题
在肌松监测中,关于4次成串刺激(TOF),叙述错误的是()
A

非去极化阻滞时TOF比值首先下降

B

去极化阻滞时4次刺激反应高度同等降低,不出现衰减

C

监测神经肌肉阻滞后恢复过程的敏感性强于强直刺激

D

可用于鉴别2类不同性质的神经肌肉阻滞

E

不能监测TOF比值为零以下的深度神经肌肉阻滞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