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2岁。阵发性悸8年、发作时心电图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平时心电

题目

女,42岁。阵发性悸8年、发作时心电图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平时心电图P-R间期<0.12秒,QRS初始部位模糊、粗钝,QRS波群时间0.12秒,发作时治疗最好选用

  • A、胺碘酮
  • B、洋地黄
  • C、苯福林
  • D、压迫眼球
  • E、异搏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患者女,20岁。平时描记心电图为正常心电图,有反复发作性心悸多年,心动过速发作时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R-P间期为0.11s。心动过速时最可能的心电图诊断为()
A

显性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B

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C

房室结双径路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D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E

窦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女,42岁。阵发心悸8年,发作时心电图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平时心电图P-R间期<0.12秒,QRS初始部位模糊、粗钝,QRS波群时间0.12秒,发作时治疗最好选用
A

胺碘酮 

B

洋地黄 

C

苯福林 

D

压迫眼球 

E

异搏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单选题
女,42岁。阵发性悸8年、发作时心电图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平时心电图P-R间期<0.12秒,QRS初始部位模糊、粗钝,QRS波群时间0.12秒,发作时治疗最好选用
A

胺碘酮

B

洋地黄

C

苯福林

D

压迫眼球

E

异搏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男性,50岁,2年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发作和劳累关系不大,常在凌晨5时发作。发作时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平时心电图示I导、avL,导联S-T段水平压低0.5mm。发作时心电图正常。当胸痛发作剧烈且持续时间长时,最多见的心律失常是()

  • A、室性心律失常
  • B、房性心律失常
  • C、束支传导阻滞
  • D、房室传导阻滞
  • E、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A

第5题:

患者女,26岁。2~3年前始有发作性心悸,偶有晕厥,每年发作1~3次,发作时脉搏约200次/min,未经心电图证实,为明确诊断,最优选的检查手段为()

  • A、抗心律失常药物实验性治疗
  • B、心电图多导联同步记录
  • C、24h动态心电图
  • D、经食管心房调搏心电生理检查
  • E、发作时应用按压颈动脉窦等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后,再做心电图

正确答案:D

第6题: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和发作期处理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
心电图表现为:
①频率160~220次/分,节律规则;
②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或与T波融合。P′波在Ⅱ、aVF直立,P′—R间期0.12S可认为房性阵速,若P′波逆行,P′—R间期)0.12S,R—P′间期)0.20S者,为交界性阵速;
③QRS波群形态与窦性心律相似,偶有差异性心室传导;
④继发性ST—T改变。
发作期处理措施有:
①刺激迷走神经法如刺激咽后壁、按摩颈动脉窦、压迫眼球等。
②升压药:苯福林或甲氧明静注,有效则止。
③抗心律失常药:首选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静注,有效则止。其它如地尔硫卓,β受体阻滞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等。
④洋地黄制剂常用毛花甙C静注。
⑤其它:同步直流电转复、房内起搏和心导管消蚀、手术治疗。

第7题:

男性,52岁。有阵发性心悸发作3年。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近4月来经常发作,房颤终止时觉头晕,严重时有黑矇现象,无晕厥。平时窦性心律时为50次/min。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首选哪项检查()

  • A、24小时动态心电图
  • B、超声心动图
  • C、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 D、阿托品试验
  • E、心脏电生理检查

正确答案:A

第8题:

女,42岁。阵发性悸8年、发作时心电图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平时心电图P-R间期<0.12秒,QRS初始部位模糊、粗钝,QRS波群时间0.12秒,发作时治疗最好选用

  • A、胺碘酮
  • B、洋地黄
  • C、苯福林
  • D、压迫眼球
  • E、异搏定

正确答案:A

第9题:

女, 42岁, 阵发心悸8年, 发作时心电图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平时心电图P-R间期<0.12″, QRS初

女, 42岁, 阵发心悸8年, 发作时心电图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平时心电图P-R间期<0.12″, QRS初始部位模糊、粗钝, QRS波群时间0.12″, 发作时治疗最好选用()。

A.胺碘酮

B.洋地黄

C.苯福林 D.压迫眼球

E.异博定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