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可摘局部义齿恢复功能,避免组织损伤的基础是义齿的()A、摘戴方便B、坚固耐用C、外形美观D、固位和稳定
查看答案
问题:关于牙釉质酸蚀的作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机械清洁牙面;去除玷污层;增加釉质表面的自由能;活化釉质表层;增加釉质的表面积和粗糙度B、机械清洁牙面;保留玷污层;增加釉质表面的自由能;活化釉质表层;增加釉质的表面积和光洁度C、机械清洁牙面:保留玷污层;降低釉质表面的自由能;活化釉质表层;增加釉质的表面积和粗糙度D、机械清洁牙面;去除玷污层;降低釉质表面的自由能;活化釉质表层;增加釉质的表面积和粗糙度E、机械清洁牙面;去除玷污层;增加釉质表面的自由能;活化釉质表层;增加釉质的表面积和光洁度
问题:牙周探诊的最适合探诊压力为()A、10~15gB、15~20gC、20~25gD、25~30gE、30~35g
问题:涎腺造影常用的造影剂有()A、4%碘化油B、2%碘毗拉舍C、60%泛影葡胺D、20%泛影葡胺E、1%亚甲蓝溶液
问题:焊接时,抗氧化的措施有()A、使用吹管的氧化焰B、使用吹管的还原焰C、及早在焊接区加焊媒D、尽量缩短焊接时间E、有条件的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焊接
问题:种植体周软硬组织存在炎症病损时,种植体周的菌斑主要由()A、G+需氧或兼性厌氧球菌及非能动菌组成B、G-需氧或兼性厌氧球菌及非能动菌组成C、G+厌氧菌、产黑色素厌氧菌及螺旋体等组成D、G-厌氧菌、产黑色素厌氧菌及螺旋体等组成E、以上都不是
问题:患者,女,14岁,前牙唇侧牙间乳头呈球状突起,松软光亮,局部牙石菌斑少,探诊未有附着丧失。最可能的诊断是()A、青少年牙周炎B、妊娠性龈炎C、药物性牙龈增生D、青春期龈炎E、牙间乳头炎
问题:导致根尖周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是()A、感染根管B、深牙周袋C、血行感染D、邻牙疾病波及E、体内其他病灶
问题:口外支抗矫治器有()A、颈带牵引矫治器B、简单头帽口外牵引矫治器C、口外垂直牵引矫治器D、口外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E、头帽、颏兜牵引矫治器
问题:男,11岁,因牙齿排列不齐要求正畸治疗,检查发现前牙拥挤。如果拍片时发现颌骨体内边缘清楚的卵圆形致密影,直径2~4mm,与牙根无关,应诊断为()A、内生骨疣B、牙瘤C、牙骨质瘤D、致密性骨炎E、根尖肉芽肿
问题: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的原则不包括()A、尽快查清病原,确定主次B、一般来说,死髓牙先做牙髓治疗,配合一般牙周治疗C、不能同时牙周、牙髓治疗D、逆行性牙髓炎,牙周病变重且不易彻底控制炎症的可直接拔除患牙E、牙周病变较重且牙髓活力迟钝的患牙,应同时做牙髓治疗,以利于牙周病变的愈合
问题:复合树脂充填时洞缘斜面制备在()A、洞缘釉质处B、洞壁牙本质处C、洞缘的釉牙本质处D、洞缘的牙骨质处E、洞缘的咬合接触点处
问题: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诊断时。可查出是()A、产黑色素类杆菌B、螺旋体C、伴放线放线杆菌D、牙龈类杆菌E、梭形杆菌
问题:X线造影检查涎腺良性肿瘤导管系统的变化特征是()A、主导管被推压、移位、拉长成屈曲状B、腺泡不均匀的充盈缺损,边缘可不整齐C、分支导管呈抱球状D、造影剂可从导管内溢入组织中E、肿瘤压迫的导管近远心端均可能有扩张表现
问题:放射性骨坏死
问题:关于妊娠期龈炎,正确的是()A、妊娠本身即可引起龈炎B、无局部刺激物及菌斑,妊娠龈炎也会发生C、可发生于个别牙或全口牙龈,后牙区重于前牙区D、妊娠期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可使原有的慢性龈炎加重或改变特征E、妊娠瘤体积较大,妨碍进食者,可尽量选择妊娠7~9个月之间手术切除
问题:男性患者,73岁。右下牙龈溃疡5个月。体检见右下牙龈有一溃疡3.0cm×2.5cm大小,溃疡所在区牙略松动,右颈上部触及1个2.0cm×2.0cm大小淋巴结,质中偏硬、尚可活动,未发现远处转移。临床考虑为牙龈癌。为了明确诊断,最适宜的检查方法是()A、脱落细胞涂片镜检B、切取活检C、吸取活检D、切除活检E、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
问题:慢性牙周炎牙槽骨最常见的破坏方式为()A、角形吸收伴水平型吸收B、反波浪形骨吸收C、凹坑状吸收D、水平型吸收E、垂直型吸收
问题:女,58岁,主诉右耳前区包块20年,缓慢生长,无其他不适。检查见右耳前区5cm×6cm结节状肿物,表面不光滑,有轻度的动度,与皮肤无粘连。临床检查中最应注意的是()A、采用双侧对比的方法进行检查B、除腺体形态外,应注意导管口的分泌物情况C、触诊应包括腺体和导管D、应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平触,忌提拉E、注意腭及咽侧壁有无膨隆
问题:拔上颌前牙,脱位时用力的方向是()A、近中B、唇侧C、腭侧D、远中E、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