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有关病人术前状况,以下叙述哪项正确()A、病人有急性炎症者,对麻醉的耐受能力增加B、年龄小于3个月的婴儿,术前血红蛋白宜超过80g/LC、体重超重者麻醉剂量比一般人小D、基础代谢率可明显影响病人对麻醉的耐受性E、肥胖病人其血容量和心输出量减少
查看答案
问题:单纯针刺镇痛效应相当于1mg吗啡。
问题: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的原因是()A、心肌的伸展性较小,静息张力较大B、心肌的贮备能量较多C、心肌的静息张力较小D、心肌的伸展性较大E、心肌收缩的潜在能力较大
问题:关于体位与组织血液供应的关系,下列哪项不正确()A、体位改变对脑血流的影响较小B、头低位时,有利于脑血流灌注C、麻醉后无论采取何种体位,只要SBP不低于70mmHg,MAP不低于55mmHg,脑血流可维持正常D、控制性降压时,体位对脑血流影响显著E、约有8%~10%的正常人可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问题:针麻具有以下优点()A、安全、简便、经济、易学B、无麻醉药干扰生理功能C、术中病人清醒,可主动配合D、针刺有调整生理功能功效,副反应轻E、针麻后效应有利于病人康复
问题:下列关于镇静安定药的叙述不恰当的是()A、分苯二氮卓类和丁酰苯类B、巴比妥类中枢抑制效应与剂量相关C、地西泮有麻醉作用D、很少有中枢抑制E、常用作术前药
问题:常用于急性带状疱疹治疗的神经阻滞疗法不包括下列哪项()A、硬膜外阻滞B、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C、膈神经阻滞D、神经干、丛和节阻滞,如肋间神经、颈丛、三叉神经节和分支、臂丛神经和椎旁神经阻滞E、蛛网膜下腔阻滞
问题:吗啡作用于边缘系统的阿片受体,产生()A、镇咳作用B、止吐作用C、镇痛作用D、减轻情绪反应E、催吐作用
问题: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长期应用不会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
问题:临床上应用最广的阿片受体拮抗药()
问题:地西泮药理作用除外()A、镇静B、催眠C、中枢性肌松D、麻醉E、抗惊厥
问题:下列哪些药物不会使血糖浓度明显增高( )A、乙醚B、恩氟烷C、氧化亚氮D、异氟烷E、氟烷
问题:有关哌替啶的叙述正确的是()A、针尖样瞳孔B、对内脏牵拉痛效果差C、可通过胎盘D、单独使用能缓解胆结石痛E、主要经肾代谢
问题:哪一神经不是腰丛的分支()A、髂腹股沟神经B、股外侧皮神经C、股神经D、坐骨神经E、闭孔神经
问题:布洛芬与消炎痛相比较,其不同于消炎痛的药理作用特点是()A、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发挥药理作用B、作为1阶梯药物用于癌痛的"三阶梯"治疗C、不良反应少而轻D、不管用多大剂量和多长时间都不会引起消化道溃疡、穿孔和出血E、主要用于炎性疼痛的治疗
问题:有关肥胖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5%~10%轻度肥胖B、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C、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5%~20%明显肥胖D、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30%过度肥胖E、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50%称重度肥胖
问题:孕妇,28岁,患有妊高征,此次急诊行剖宫产术。入手术室时血压为190/105mmHg,术前未用任何镇静、镇痛药。开放静脉通路,在硬膜外导管内注射1.6%利多卡因5ml,5分钟后病人诉腿发热、发麻,麻醉平面在T12以下改变明显,就又注射8ml局麻药,不久出现嗜睡、寒战、眩晕等症状,10分钟后测麻醉平面达T4。对该病人可采用下列哪些措施()A、内注射小剂量地西泮(安定)B、局麻药内增加肾上腺素C、静脉内注射小剂量地塞米松D、静脉内注射琥珀胆碱,并器官检查E、吸氧
问题:下列哪些药物应用时可引起低血钾症()A、氯胺酮B、硫喷妥钠C、依托咪酯D、羟丁酸钠E、丙泊酚
问题:对屈颈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患者仰卧,尽量自主或被动低头,出现股部放射痛者为阳性B、患者仰卧,尽量自主或被动低头,颈椎活动受限者为阳性C、患者俯卧,尽量自主或被动低头,出现股部放射痛者为阳性D、患者仰卧,尽量自主或被动低头,出现腰痛者为阳性E、患者仰卧,尽量自主或被动低头,出现枕部痛者为阳性
问题:女,22岁,肠梗阻术后要求术后镇痛,拟以硬膜外吗啡镇痛。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常用剂量是()A、1~2mgB、2~4mgC、4~5mgD、5~6mgE、7~8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