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桡骨远端骨折易造成()。A、肌腱损伤B、骨折延迟愈合C、血管神经损伤D、骨折不愈合E、骨筋膜室综合征
查看答案
问题:男性,27岁。肱骨骨折术后2个月出现桡神经损伤表现,考虑为局部瘢痕形成压迫,欲行神经松解术。手术时关于止血带的应用,正确的是()A、因神经受压后已存在血运不良,禁用止血带B、神经受压已有一段时间,对缺血有一定耐受力,止血带时间可较平时延长20~30分钟C、为获得清晰视野可使用止血带,但因神经受压后已存在血运不良,止血带时间需减半D、应用止血带时间首次不超过1小时,松10分钟再用,每次不超过40分钟E、以上都不是
问题:单纯性肩关节脱位采用三角巾悬吊上肢固定,一般固定的时间为()A、1周B、2周C、3周D、4周E、5周以上
问题:颈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肩关节外展受限B、肩部疼痛、无活动受限C、肘关节外侧疼痛D、肘关节活动受限E、Finkelstein试验阳性
问题:局部软组织脓肿应采用()。A、切开引流B、病灶清除+带蒂肌皮瓣转移C、病灶清除+关节融合D、病灶清除关闭切口,置管定时注入药物E、病灶清除关闭切口,置管持续冲洗引流
问题:最早发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检查方法为()A、观察跛行步态或鸭行步态B、Trendelenburg征C、双髋X线摄片测定髋臼角和股骨头位置D、Ortolani征E、观察臀皱襞加深上移
问题: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指征,不包括()A、反复手法复位失败,骨折端对位对线不良,愈合后影响功能者B、同一肢体有多发骨折C、骨折有分离移位者D、合并桡神经损伤者E、陈旧性骨折不愈合
问题:患者,男性,26岁,骶尾部酸痛伴腰部活动不便2年,近来出现驼背畸形及颈部僵直,X线片示两侧骶髂关节间隙基本消失,脊柱呈"竹节"样改变,最可能的诊断为()。A、强直性脊柱炎B、骶髂关节骨关节炎C、类风湿关节炎D、骶髂关节骨关节病E、致密性髂骨炎
问题:关于骨关节炎,下列哪项不正确()。A、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B、多见于中老年人C、女性多于男性D、可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关节内注射E、原发性骨关节炎多见于50岁以上的肥胖者
问题:女性,50岁。左肩疼痛,向左上臂放射,伴肩关节活动受限1月余,加重,夜间痛影响睡眠7天。既往有左肩部外伤史。查体:左肩部肌肉萎缩,肩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左上肢外展和旋转时较甚。肩前有局限按痛点,畸形不明显。下列哪项检查对明确诊断最有帮助()。A、X线摄片检查B、肌电图检查C、CT和MRI检查D、关节镜检查E、核素扫描检查
问题:男性,48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颈后酸痛不适,双手麻木,不灵活,使用筷子困难。行走时有踩棉花感,易跌倒。查体:前臂外侧痛觉减退,四肢肌张力增高,双Hoffmann试验(+),踝阵挛(+),Babinski(+)。X线检查:颈5~6生理曲度消失,局部轻度后凸畸形,间隙狭窄,增生硬化,椎管矢状径15mm。首先要进行的检查是()。A、颈椎CTB、颈椎MRIC、脊髓造影D、诱发电位E、上肢肌电图
问题: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者,术前不必要的检查是()。A、肌电图B、腰椎MRI或CTC、腰穿D、腰椎管造影E、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
问题:腰骶韧带劳损()。A、棘突间压痛B、髂嵴内下方压痛C、腰骶椎与髂后上棘之间压痛D、髂嵴外1/3压痛E、棘突旁1cm深压痛
问题:化脓性关节炎最常发生于()。A、肩、肘关节B、肘、腕关节C、腕、髋关节D、髋、膝关节E、肘、踝关节
问题:下列哪项不是原发性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A、软骨营养、代谢异常B、应力平衡失调C、广泛的滑膜增生D、酶对软骨基质的异常降解作用E、累积性微小创伤
问题:早期类风湿关节炎,除药物治疗外,还可选择()。A、截骨术B、关节清理术C、关节成形术D、滑膜切除术E、钻孔减压术
问题: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为()。A、多发于女性,多侵及手足等小关节B、好发于15~35岁男性,受累部位常见于骶髂关节、脊柱、髋、膝等关节,病变为多发、无化脓、无死骨C、以腰椎发病最高,多为单处发病,10岁以下儿童最多,全身有低热、消耗症状D、病变多见于成人,经血行及淋巴播散,病变侵及椎体,起病急,有高热、寒战等毒血症状,腰背痛明显E、多发生于中老年,病变先侵及椎弓根,后侵及椎体,多为血行播散
问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共计7项,典型病例应具备其中几项()A、3项B、4项C、5项D、6项E、7项
问题:强直性脊柱炎的表现为()。A、多发于女性,多侵及手足等小关节B、好发于15~35岁男性,受累部位常见于骶髂关节、脊柱、髋、膝等关节,病变为多发、无化脓、无死骨C、以腰椎发病最高,多为单处发病,10岁以下儿童最多,全身有低热、消耗症状D、病变多见于成人,经血行及淋巴播散,病变侵及椎体,起病急,有高热、寒战等毒血症状,腰背痛明显E、多发生于中老年,病变先侵及椎弓根,后侵及椎体,多为血行播散
问题: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下列哪项措施应特别强调()。A、理疗B、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C、减少负重D、高压氧治疗E、应用扩血管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