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局部心室壁运动呈反向搏动常提示()A、肥厚性心肌病B、扩张性心肌病C、缺血性心肌病D、预激综合征E、心室壁瘤
查看答案
问题:肝、胆显像剂静脉注射后由肝内那种细胞摄取、分泌而显影()A、肝细胞B、肝巨噬细胞C、胆管细胞D、转移性肿瘤E、血管上皮细胞
问题:γ计数器探测射线的依据是()A、电离作用B、荧光现象C、感光效应D、康普顿散射E、光电效应
问题:男,67岁,肺癌术后3个月,自觉全身多处骨骼疼痛。X线检查,胸、背部和腰部骨骼未见明显异常。建议患者首选的检查项目是()A、CTB、MRIC、B超D、腰椎活检E、全身骨显像F、局部骨断层显像
问题:有关99mTc发生器错误的说法是()A、放射性核素发生器是从长半衰期韵母体中分离短半衰期的子体的装置B、临床常用的99mMo-99mTc发生器有两种:裂变型99mMo-99mTc发生器、凝胶型99mMo-99mTc发生器C、凝胶型99mMo-99mTc发生器根据99mMo、99mTc在吸附剂Al2O3上分配系数不同的原理制成的D、凝胶型发生器需在有水的条件下衰变,才能得到高的洗脱效率,故又称"湿柱"E、裂变型发生器需在无水的条件下衰变,才能得到高的洗脱效率,故又称"干柱"
问题:反映发射γ光子的核素特征的是()A、光电峰B、康普顿连续谱C、反散射峰D、能谱E、能量窗
问题:患者女性,46岁。心悸、怕热多汗、体重减轻半年。查体,甲状腺左叶可触及一圆形结节,约4cm×3cm,边界清楚,随吞咽活动,无血管杂音。T3、T4升高,TSH下降。甲状腺显像呈"热"结节征象。如果患者无甲亢症状,甲状腺素抑制试验结节对显像剂摄取功能受抑制,影像变淡。应考虑的诊断()A、甲状腺癌B、Graves病C、Plummer病D、增生结节或单纯结节E、甲状腺内出血
问题:1贝可(Bq)等于每秒的核衰变次数为()A、1次B、2次C、5次D、10次E、100次
问题:下列放射性核素中LET(传能线密度)最大的是()A、131IB、125IC、211AtD、32PE、188Rb
问题:ScFv作为放射免疫显像的新型显像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cFv是由重链可变区与轻链可变区连接起来的多肽链,分子量较Fab大B、ScFv主要聚集于肿瘤近血管的部分C、ScFv肿瘤靶/非靶比值较高D、ScFv在血中半衰期较长,可以使显像剂滞留在血液中E、ScFv亲和力和特异性显著高于Fab
问题:急性胆囊炎在胆管系统显像中胆囊表现()A、于10min前显影B、于20min前显影C、于30min前显影D、延迟1-2H显影E、胆囊持续不显影
问题:激发后的原子退激时放出()A、韧致辐射B、湮灭辐射C、特征X射线或产生俄歇效应D、光电子E、康普顿电子
问题:影响肿瘤组织对67Ga摄取的因素有()A、血清铁水平B、肿瘤分化程度C、肿瘤组织的血供D、肿瘤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E、以上均是
问题:患者男性,48岁,持续上腹部隐痛2个月,食欲差,多次大便潜血阳性。查体:消瘦,面色苍白,上腹部压痛,未触及包块。给予制酸、止血等治疗一周,效果不明显,大便潜血仍呈阳性。同时18F-FDGPET/CT显像示肝内可见多发局灶性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影,考虑胃癌肝转移,胃癌肝转移的途径是()A、直接蔓延B、淋巴道转移C、血行转移D、种植转移E、椎旁静脉系统转移
问题:99mTc胶体在显像中主要用于()A、肝显像B、肾显像C、甲状腺显像D、骨显像E、心肌显像
问题: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重复治疗两疗程一般应间隔()A、1个月以上B、2个月以上C、3个月以上D、4个月以上E、6个月以上
问题:下列有关"相位分析"的描述,选择正确的概念。以不同颜色反映心脏各部位收缩幅度的大小,灰度高提示幅度大()A、时相图B、振幅图C、时相直方图D、时相电影E、相关分析图
问题:SPECT旋转中心校正的频度为()A、每日一次B、每周一次C、每月一次D、每季度一次E、半年一次
问题:下列关于确定性效应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通常不存在剂量阈值B、效应的严重程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C、主要表现形式有白内障、再障、不育等D、该效应可致细胞结构与功能改变E、该效应可致大量细胞被杀死
问题:甲亢131I治疗后避免与婴幼儿密切接触的时间为()A、1周B、2周C、3周D、4周E、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