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12岁。自幼有出血倾向。查患者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正

题目

男性,12岁。自幼有出血倾向。查患者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凝血酶原消耗时间缩短。为确定诊断,应做的检查是()

  • A、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
  • B、凝血酶原时间纠正试验
  • C、纤维蛋白原定量
  • D、甲苯胺蓝纠正试验
  • E、阿司匹林耐量试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患者,18岁,自幼有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150×109/L,血小板黏附率降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父亲也有类似病史,考虑的诊断是()
A

血友病

B

血管性血友病

C

过敏性紫癜

D

维生素K缺乏

E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男性,12岁。自幼有出血倾向。查患者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凝血酶原消耗时间缩短。为确定诊断,应做的检查是()
A

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

B

凝血酶原时间纠正试验

C

纤维蛋白原定量

D

甲苯胺蓝纠正试验

E

阿司匹林耐量试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男性,16岁。自幼有出血倾向,伴关节肿痛,血小板150×109/L,PCT缩短、APTT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有家族史,患者患病是因为缺乏()

  • A、维生素K
  • B、凝血因子Ⅲ
  • C、凝血因子Ⅶ
  • D、凝血因子Ⅷ
  • E、纤维蛋白原

正确答案:D

第4题:

男性,18岁。自幼有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150*109/L,血小板黏附率降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父亲也有类似病史,考虑的诊断是

A:血友病
B:血管性血友病
C:过敏性紫癜
D:维生素K缺乏
E: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答案:B
解析:
血管性血友病,也称为vonWillebrand综合征(简称vWD)。本病患者血浆内的vonWil-lebrand因子(简称vWF)缺乏或分子结构异常,典型病例的表现为:①出血时间延长;②血小板对玻璃珠的黏附性减低及对瑞斯托霉素聚集功能减弱或不聚集;③血浆Ⅷ因子有关抗原(ⅧR:Ag)及凝血活性(Ⅷ:C)减低或vWF活性(ⅧR:vWF)降低。vWD是一类较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都可患病,多数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vWF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

第5题:

患者男性,l8岁,自幼有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150×109/L,血小板黏附率降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父亲也有类似病史,考虑的诊断是

A.血友病

B.血管性血友病

C.过敏性紫癜

D.维生素K缺乏

E.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正确答案:B

第6题:

男性,18岁。自幼有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150×109/L,血小板黏附率降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父亲也有类似病史,考虑的诊断是

A.血友病

B.血管性血友病

C.过敏性紫癜

D.维生素K缺乏

E.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正确答案:B
血管性血友病,也称为vonWillebrand综合征(简称vWD))。本病患者血浆内的vonWil-lebrand因子(简称vWF)缺乏或分子结构异常,典型病例的表现为:①出血时间延长;②血小板对玻璃珠的黏附性减低及对瑞斯托霉素聚集功能减弱或不聚集;③血浆Ⅷ因子有关抗原(ⅧR:Ag)及凝血活性(Ⅷ:C)减低或vWF活性(ⅧR:vWF)降低。vWD是一类较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都可患病,多数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vwF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

第7题:

患者男,18岁。自幼有出血倾向。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150×109/L,血小板黏附率降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父亲也有类似病史,考虑的诊断是

A、血友病

B、血管性血友病

C、过敏性紫癜

D、维生素K缺乏

E、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参考答案:B

第8题:

血友病的出凝血检查结果是

A、出血时间正常,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块退缩正常,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正常

B、出血时间正常,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块退缩正常,凝血时间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C、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块退缩不良,凝血时间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

D、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块退缩不良,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E、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块退缩不良,凝血时间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


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