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的潜伏期为()。

题目

白喉的潜伏期为()。

  • A、1~2d
  • B、2~4d
  • C、4~6d
  • D、6~8d
  • E、10d以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白喉的临床类型为()

  • A、鼻白喉
  • B、咽白喉
  • C、气管白喉
  • D、喉白喉
  • E、其他部位白喉

正确答案:A,B,D,E

第2题:

白喉是一种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潜伏期为()


正确答案:2-5天

第3题:

白喉的潜伏期为

A、1~2d

B、2~4d

C、4~6d

D、6~8d

E、10d以上


参考答案:B

第4题:

判断题
白喉潜伏期7~14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多选题
白喉的临床类型为()
A

鼻白喉

B

咽白喉

C

气管白喉

D

喉白喉

E

其他部位白喉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有关白喉的传染源的描述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
  • B、鼻白喉症状轻,在白喉传播中的意义不大
  • C、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
  • D、恢复期带菌多不超过12天
  • E、健康带菌者一般占总人群1%左右,流行时可达10%~20%

正确答案:B

第7题:

单选题
有关白喉的传染源的描述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患者和带菌者为传染源

B

鼻白喉症状轻,在白喉传播中的意义不大

C

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

D

恢复期带菌多不超过12天

E

健康带菌者一般占总人群1%左右,流行时可达10%~20%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白喉的潜伏期为

A.2~4d
B.4~6d
C.10d以上
D.6~8d
E.1~2d

答案:A
解析: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发病季节为春、秋、冬季。发病年龄集中于10岁以下儿童,以2~5岁者发病率为最高。白喉的潜伏期为2~4d,发病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依其轻重分为普通型、轻型、重型、极重型。临床则习惯分为局限型和中毒型。白喉的局部病理变化表现为典型的纤维素性炎,其外毒素可引起全身中毒现象,致中毒性心肌炎、肾炎、神经麻痹,继发感染等全身并发症。局限型的临床特点为发病缓慢,疼痛轻,扁桃体假膜呈灰白色,常超出腭弓范围,假膜不易擦除,强行剥离则留有出血创面。中毒型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出现早,颈淋巴结肿大,软组织水肿,颈部可增粗如牛颈。治疗上强调隔离,在注射抗毒素的同时,要进行支持治疗,并早期应用足量的抗生素,首选青霉素。

第9题:

单选题
白喉的潜伏期为()。
A

1~2d

B

2~4d

C

4~6d

D

6~8d

E

10d以上


正确答案: D
解析: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发病季节为春、秋、冬季。发病年龄集中于10岁以下儿童,以2~5岁者发病率为最高。白喉的潜伏期为2~4d,发病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依其轻重分为普通型、轻型、重型、极重型。临床则习惯分为局限型和中毒型。白喉的局部病理变化表现为典型的纤维素性炎,其外毒素可引起全身中毒现象,致中毒性心肌炎、肾炎、神经麻痹,继发感染等全身并发症。局限型的临床特点为发病缓慢,疼痛轻,扁桃体假膜呈灰白色,常超出腭弓范围,假膜不易擦除,强行剥离则留有出血创面。中毒型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出现早,颈淋巴结肿大,软组织水肿,颈部可增粗如牛颈。治疗上强调隔离,在注射抗毒素的同时,要进行支持治疗,并早期应用足量的抗生素,首选青霉素。

第10题:

填空题
白喉是一种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潜伏期为()

正确答案: 2-5天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