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阻断5-羟色胺受体的描述中,下列哪项不对()

题目

抗精神病药物阻断5-羟色胺受体的描述中,下列哪项不对()

  • A、主要是阻断5-HT2A受体
  • B、苯甲酰胺类主要是通过阻断5-HT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 C、5-HT阻断剂具有潜在的抗精神病作用
  • D、5-HT2/D2受体阻断比值高者,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低
  • E、5-HT2/D2受体阻断比值高者能改善阴性症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抗精神病药物阻断5-羟色胺受体的描述中,下列那项不对()

A.主要是阻断5-HT2A受体

B.苯甲酰胺类主要是通过阻断5-HT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C.5-HT阻断剂具有潜在的抗精神病作用

D.5-HT2/D2受体阻断比值高者,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低

E.5-HT2/D2受体阻断比值高者能改善阴性症状


正确答案:B

第2题: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产生戒断反应的原因是

A.脑内5-羟色胺受体数目减少
B.脑内5-羟色胺受体敏感性下调
C.脑内5-羟色胺受体敏感性增强
D.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浓度升高
E.脑内5-羟色胺受体数目增多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戒断反应产生的原因。戒断反应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产生戒断反应的原因主要是长期服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脑内5-HT受体敏感性下调。当突然停服就会使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浓度下降,神经信息传递低下,引起头晕、过度睡眠、精神错乱、梦境鲜明、神经敏感性增强、抑郁、恶心等,特别是半衰期较短的帕罗西汀最易出现。故答案选B。

第3题: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的作用机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和拮抗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受体

B.阻断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受体

C.阻断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受体

D.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

E.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


正确答案:D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4题: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产生戒断反应的原因是()

  • A、脑内5-羟色胺受体数目减少
  • B、脑内5-羟色胺受体敏感性下调
  • C、脑内5-羟色胺受体敏感性增强
  • D、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浓度升高
  • E、脑内5-羟色胺受体数目增多

正确答案:B

第5题:

目前认为,传统抗精神病药的抗精神病作用主要通过()

  • A、阻断多巴胺受体
  • B、阻断肾上腺素能受体
  • C、阻断组胺受体
  • D、阻断胆碱能受体
  • E、阻断5-羟色胺受体

正确答案:A

第6题:

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以下哪条不对()

A.主要通过阻断脑内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B.抗精神病药阻断的受体越多效果越好

C.传统抗精神病药主要阻断4种受体,如D2、1、M1和H1受体

D.副作用的产生常是对脑内某些受体阻断作用的结果

E.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5-HT2/D2受体有明显阻断作用


正确答案:B

第7题:

西酞普兰抗抑郁的药理作用机制是

A.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
B.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α受体
C.抑制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
D.抑制单胺氧化酶
E.阻断5-羟色胺受体及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

答案:A
解析:

第8题:

氟西汀是()

A、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B、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C、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

D、多巴胺受体阻断剂

E、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


参考答案:C

第9题:

氯丙嗪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机制是()

  • A、阻断5-羟色胺受体
  • B、阻断胆碱能受体
  • C、阻断α-肾上腺素受体
  • D、阻断β-肾上腺素受体
  • E、阻断多巴胺受体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关于抗精神病药物阻断5-羟色胺受体的描述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主要是阻断5-HT2A受体
  • B、阻断中脑皮质通路的5-HT2A受体,改善阴性、认知和抑郁症状
  • C、丁酰苯类主要是通过阻断5-HT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 D、5-HT/D受体阻断比值高者,能改善阴性症状,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E、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上的5-HT2A受体,减轻锥体外系反应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