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极热态启动时,锅炉如何控制汽压汽温?

题目

机组极热态启动时,锅炉如何控制汽压汽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DEH再每次挂闸时,根据机组第一级金属温度T的大小,将机组划分为()热状态。

  • A、冷态
  • B、温态
  • C、热态
  • D、极热态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机组热态、极热态启动时,为什么要尽快将负荷带到与调节级缸温相对应的负荷水平?


正确答案: 众所周知,所谓机组热态、极热态即是汽缸温度水平较高的状态。其具体值的规定与汽机的汽缸结构、机组容量有关。本公司设备温度水平已在运行规程有明确的规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机组的热态、极热态启动初期,尤其是在机组冲转、带初负荷阶段,由于蒸汽流量少、调门节流的关系,蒸汽对汽缸的加热程度有限,甚至可以说在调节级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冷却作用,在此也可以明确地说,在机组的热态、极热态启动初期,按照目前的冲转参数,尽管有相当的蒸汽温度富裕和一定的过热度,由于调节级的巨大焓降,对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机组的调节级来说几乎都是负温差启动。中压缸启动的机组,在倒缸过程中也有类似情况,只不过程度有异而言。
东芝公司对二期机组给出了各种启动状态的调节级处的蒸汽、金属壁温的变化情况:
事实上,热态、极热态启动时的调节级壁温时有大于列表所示的温度,换句话说,在热态、极热态启动时调节级处的负温差有分别大于-25℃、-54℃的实际情况发生。
无论是热态、极热态启动,还是温态、冷态启动,对金属的热应力控制是必须注意的,二期运行规程中对东芝机组的控制限额已作了明确的规定。
这种负温差的弊害是:
1、造成汽缸金属的温度循环。冲转、带初负荷时,调节级处金属壁温下降,随着负荷的上升,金属壁温再逐渐回升。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温度循环而产生了热应力交变,即产生了一次低频疲劳损伤。
2、机组的热态、极热态启动就胀差方面来说,主要是防止产生过度的负胀差。机组的负温差存在,无疑使胀差往负方向发展。
3、过度的负温差,将发生过度的上、下缸温差、汽缸变形,严重时将发生机组振动、动静摩擦。
4、过度的负温差,主机DEH有可能启动相关而闭锁汽机升速、带负荷速率,使机组启动工作变得复杂化,延缓机组的启动速度。
综上所述,机组热态、极热态启动时,为什么要将负荷尽快带到与调节级缸温相对应的负荷水平的道理就不言而谕了。

第3题:

汽轮机中压缸启动时,根据中压缸内壁温T的高低划分机组热状态,冷态:(),温态:(),热态:(),极热态:()
T<305℃;305℃≤T<420℃;420℃≤T<490℃;T≥490℃

第4题:

冷态启动时,轴封供汽带水不影响机组运行。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在锅炉运行时,()是必须监视和控制调整的主要运行参数之一。

  • A、汽压
  • B、汽温
  • C、干度
  • D、汽温、汽压和干度

正确答案:D

第6题:

机组温、热、极热态启动时,汽轮机的冲转参数分别是多少?


正确答案: (1)温态冲转参数为:主汽压力8.92MPa,主汽温度360℃,再热汽压力1MPa,再热汽温度 320℃。
(2)热态冲转参数为:主汽压力8.92MPa,主汽温度450℃,再热汽压力1MPa,再热汽温度435℃。
(3)极热态冲转参数为:主汽压力8.92MPa,主汽温度495℃,再热汽压力1MPa,再热汽温度450℃。

第7题:

大型单元机组在滑压运行时,机组功率变动后,汽轮机前主蒸汽工况的变化情况为().

  • A、主蒸汽压力变化但汽温则维持不变
  • B、主蒸汽压力和汽温都不变
  • C、主蒸汽压力不变但汽温变化
  • D、主蒸汽压力和汽温都变化

正确答案:A

第8题:

锅炉运行期间应严格监视和调节过热器出口汽温为(),当锅炉汽压或()变动时,应控制汽温波动范围在()。


正确答案:540℃;负荷;-10—+5℃

第9题:

在()工况下,汽轮机部件可能要发生过大的寿命损耗。

  • A、机组温态启动时
  • B、机组冷态启动时
  • C、正常运行当负荷突然发生甩去50%额定负荷以上时
  • D、极热态启动时

正确答案:B,C,D

第10题:

机组热态启动时,根据汽压;汽温上升情况可适当提前(),此时应严密监视汽包上下壁温差不大于(),投粉后汽压上升快,可适当开大()。


正确答案:投粉;50℃;一,二级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