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母线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题目

试述母线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备用母线的充电,有母联开关时应使用母联开关向母线充电。母联开关的充电保护应在投入状态,必要时要将保护整定时间调整至零。这样如果备用母线存在故障,可由母联开关切除,防止扩大事故。
(2).在母线倒闸操作中,母联开关的操作电源应拉开,防止母联开关因各种原因跳闸,造成带负荷拉、合闸刀事故。
(3).一条母线的所有元件需全部倒换至另一条母线时,一般情况下是将某一元件的另一条母线侧闸刀合上后,随即拉开原母线侧闸刀。另一种方法是:将需要倒母线的全部元件另一条母线侧闸刀全部合上之后,再将原母线侧对应的所有闸刀拉开。采用那种方法,要根据操作机构布置和现场规程规定决定。
(4).由于设备倒换至另一条母线运行或母线上电压互感器停电,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电压回路需要转换为由另一条电压互感器供电时,应注意防止使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因失去电压而误动。操作时,避免因电压切换回路接触不良、或因操作不当造成电压互感器二次向不带电母线反充电,引起电压回路熔断器熔断造成交流电压二次回路失压时,继电保护误动作等情况出现。
(5).进行母线倒闸操作时应注意对母差保护的影响,要根据母差保护运行规程作相应的变更。在倒母线操作过程中,母差保护必须投入运行。
(6).为避免在向带有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空母线充电时,因开关触头间的并联电容与电压互感器感抗形成串联谐振,母线停送电操作前,应将电压互感器闸刀拉开或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内并(串)联适当电阻。此类操作属于特殊方式操作,须经设备主管单位核实并报上级单位批准后方可执行。
(7).进行母线倒闸操作,操作前要作好事故预想,防止因操作中出现异常,如闸刀支持瓷瓶断裂等情况而引起事故的扩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代谢性酸中毒治疗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第2题:

试述气动绞车的工作原理和操作保养及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1)工作原理:气动马达通气后,马达伸出轴承,二级减速后带动滚筒旋转,使控制阀箱操作手柄改变进气方向,则马达选择方向改变,即可实现倒转。
(2)操作及保养注意事项:操作手柄在中间位置停转,前推则正转,向后推则反转。前推距离越大,提升力越大;B每天必须检查齿轮箱油位,每周对滚筒的黄油嘴打黄油,每60天齿轮箱全部润滑;C操作前应检查死绳头的固定,钢丝绳是否打扭和断股,在滚筒上是否排列整齐,操作时手扶导绳器将钢丝绳排列整齐,不得用手扶钢丝绳,以防止断丝划破手或将手带入绞车滚筒内造成伤人。

第3题:

试述低钾血症的治疗原则、补钾方法和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1)低钾血症的治疗原则:①治疗原发病;②用氯化钾补钾,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静脉滴注补充;③不要求1~2天内完全纠正低钾状况。(2)低钾血症的补钾方法:氯化钾生理需要量为3~4g/d。一般轻度低钾者每天应给钾4~5g,重度低钾者每天补给钾6~8g(含生理需要量)。(3)低钾血症的补钾注意事项:①严禁静脉推注补钾;②一天总补钾量不超过8g;③补钾浓度应40mL/h后进行,并注意观察尿量;⑥追踪复查血钾浓度达正常为止;⑦酸中毒及肝功能损害者可用谷氨酸钾。

第4题:

试述干法破坏(灰化法)的操作方法、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干法破坏系将有机药物灼烧灰化以达分解的目的。将适量样品置于瓷坩埚或镍坩埚、铂坩埚中,加无水碳酸钠或轻质氧化镁等以助灰化,混合均匀后,先小火加热,使样品完全炭化,然后放入高温炉中灼烧,使其灰化完全,即可。
本法适用于湿法不易破坏完全的有机药物以及某些不能用硫酸进行破坏的有机药物中的金属元素分析。不适用于含易挥发性金属(如汞、砷等)有机药物的破坏。
应用本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加热或灼烧时,应控制温度在420℃以下。②灰化完全与否,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注意检查灰化是否完全。③经本法破坏后,所得灰分往往不易溶解,但此时切勿弃去。

第5题:

试述手动准同期并列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程序:
(1)先将发电机转速升至额定值,然后合上励磁回路开关给发电机加励磁,零起升压至额定值。
(2)投发电机同期装置,调整发电机转速和励磁,使其频率和电压与系统频率、电压相等。
(3)视同步表指针缓慢旋转,当其指针与“同期点”差较小角度时合上发电机主开关(超前一个小角度合闸是考虑到开关从操作机构动作到开关触头接触要经过一段时间)。
(4)断开发电机同期开关,适当接带无功负荷。将发电机励磁由手动倒为自动运行。
手动准同期并列时注意事项:
(1)发电机转速达额定值时,方可加励磁升压。
(2)发电机零起升压过程中,应注意监视发电机定子三相电流指示及核对发电机空载特性, 以检查定子绕组、转子绕组有无故障及定子电压指示的正确性。
(3)发电机零起升压应用手动励磁。在合励磁回路开关前,应检查手动励磁装置输出在最低位置。用备励供发电机励磁,升压前应将备励强励连接片停用。并列后方可启用,以防强励误动使发电机定子绕组承受过电压。
(4)当采用ME-10型同期装置时,并列过程中应注意同期装置投入时间尽可能短。并列后立即退出运行,以防时间过长损坏同期装置。并列时应保证同期闭锁装置在投入状态,以防造成非同期合闸。
(5)同步表指针旋转较快或同步表指针经过“同期点”有跳动现象时,严禁并列。
(6)如果同步表指针停在“同期点”不动,此时不准合闸。这是因为开关在合闸过程中,如果系统或待并发电机的频率突然变动,就可能使开关正好合在非同期点上。

第6题:

试述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原则:①针对病因治疗;②纠正缺水和电解质代谢失调;③血浆HCO3-低16mmol/L,应用碱剂治疗,可用4%~5%碳酸氢钠溶液。

(2)代谢性酸中毒的补碱公式:

1)5%NaHCO3(mL)=[CO2CP(HCO3-)正常值-测得值](mmol/L)×体重(kg)×6

2)4%NaHCO3(mL)=[CO2CP(HCO3-)正常值-测得值](mmol/L)×体重(kg)×0.8

3)所需[HCO3-]的量(mmol)=[HCO3-正常值-测得值](mmol/L)×体重(kg)×0.4

(3)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注意事项:①首日头2~4小时补给计算量之1/2,余1/2再酌情输入;②防止缺钙性抽搐;③纠正酸中毒同时注意防治低钾血症;④碳酸氢钠宜单独输入;⑤复查CO2CP,或HCO3-

第7题:

试述化学除草剂的施用方法和施用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㈠除草剂的施用方法,主要有喷洒法和毒土法两种:
⑴喷洒法,适用于水溶剂、乳剂和可湿性粉剂。先称出一定的药量,加少量水使之溶解、乳化类调成糊状,再加水稀释,一般每公项配制3000-7500kg水溶液即可喷洒均匀。茎叶处理,要求雾点小,兑水应多,取偏上限值。
⑵毒土法,适用于粉、可湿性粉剂和乳剂。用过筛的潮土与一定量的药剂充分混合,均匀地撒施在苗床上。一般每公顷施毒土750kg左右。如是乳剂可先加入少量水稀释,喷洒于过筛的细土上,然后拌匀施入。毒土法宜随配随施,不可久留,以免失效。
㈡施用时的注意事项:
⑴要选择晴天施药,施后12-48小时内无大雨,喷后遇到大雨应考虑补施;喷雾方向应顺风或与风向成斜角,背风喷药时要退步移动,严禁把喷在附近苗木或农作物上,以免产生药害。
⑵施前要准确计算作业面积和称取药量,防止药害和影响效果。
⑶喷洒要均匀周到,速度适当,避免重喷和漏喷。
⑷施后在药剂有效期内,不要中耕松土,以免影响药效。
⑸操作人员必须带手套、口罩、防止药剂接触皮肤、口腔、喷完后要用肥皂洗手洗澡。
⑹每次施药后,要将喷药机具冲洗干净,以免下次使用时发生药害。

第8题:

简述软母线档距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母线档距测量时,应选择无风的天气进行,每相挂线点都要实际测量,测量工具采用细钢丝绳配合紧线器拉直测量。测量人员在横梁上测量时,除系好安全带外还应系水平安全绳,测量人员用力不要过猛。测量绝缘子串长度时,应采用悬挂法,即把整串绝缘子连同金具组装后通过吊车将其吊起,用钢卷尺测量总体长度。技术人员应根据测得的绝缘子串(包括连接金具)的长度和重量、档距、每米导线重、设计张力、设计驰度等参数,用导线的长度计算公式计算增量。绝缘子应做交流耐压试验。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应放置在一处,并做上标记,以免再组装过程中同合格的绝缘子混到一起。

第9题:

试述中频弯管机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中频弯管机是采用中频电能感应对管子进行局部环状加热同时用机械拖动管子旋转、喷水冷却使弯管工作连续不断地协调进行。
弯管时,先清除待弯钢管表面的浮锈及脏物,将与所弯管子规格相符的管子夹头装在转臂上,并调整夹头中心至所需弯曲半径的位置,加以固定,然后,调整支撑滚轮的位置,使被弯曲管子的中心线至转臂轴中心距离等于弯曲半径。调节支撑滚轮的位置,使被弯曲管子的中心线至转臂轴中心的距离等于弯曲半径。调节支撑滚轮及托架的高低,使弯管的中心线与夹头中心在同一平面内,并与转臂平面平行,将钢管穿入加热圈并夹紧在夹头中,调节加热圈,使其内侧与钢管外壳的间隙一致。开启中频机组加热,当管子被加热到9501000℃(呈橙黄色)时,立即启动电动机进行弯管,同时打开冷却水阀门,对局部位置喷水冷却。在弯管时,如管子温度偏高,可适当加快转臂转速。反之,则调慢转臂转速,使钢管的加热区始终保持同一温度。弯至所需角度时,停止加热,同时停止电动机,并浇水继续冷却,使弯管冷却至常温为止。取出弯管,检查弯曲角度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第10题:

试述苏生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把气路打开,听到气流声音后,就将面罩紧压在伤员面部,自动肺便自动地交替进行充氧与抽气,自动肺上的标杆即有节律地上下跳动。
(2)苏生前,为不让气体充人胃里,可用手指轻轻地压住伤员喉头中部的环状软管,借以闭塞食道防止导致苏生失败。如伤员胸部有明显起伏动作,此时可停止压喉,并用头带将面罩固定。
(3)在苏生时,每隔一段时间可移去自动肺,检查苏生是否有效,当伤员能自主呼吸时(脸色变红,瞳孔缩小),可取下自动肺,从口腔中取出口咽导管,将呼气阀与导气管、储气囊连接,打开气路,接在面罩上,调整气量进行继续供氧。
(4)当伤员出现自主呼吸时,自动肺出现瞬时紊乱动作,可将呼吸频率稍调慢,随着上述现象重复出现,呼吸频率可逐渐减慢,直到8次每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