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运行中为什么要控制主蒸汽、再蒸汽温度稳定?

题目

锅炉运行中为什么要控制主蒸汽、再蒸汽温度稳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单元机组运行中,汽轮机侧主蒸汽温度一般高于锅炉侧主蒸汽温度。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主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变化,对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1)初温变化对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
汽轮机的初温升高,蒸汽在锅炉内的平均吸热温度提高,循环效率提高,热耗率降低。另外,由于初温升高,凝汽式汽轮机的排汽湿度减小,其内效率也相应提高。循环效率和汽轮机的效率提高,运行经济性相应提高。反之,汽轮机的初温降低,运行经济性相应降低。
由于初温的变化,汽轮机的进汽量和进汽比焓值均变化,汽轮机的功率也相应变化。在汽轮机的进汽压力和调节阀开度不变时,进汽量与主蒸汽绝对温度的二次方根成反比。对于非再热机组,在进排汽压力不变时,其理想焓降与主蒸汽绝对温度成正比。汽轮机功率的相对变化与主蒸汽温度的的二次方根成正比。对于再热机组,由于假定主蒸汽压力和再热蒸汽温度不变,此时再热蒸汽压力因流量减少而降低,主蒸汽温度变化时对机组功率的影响小于非再热机组,但其功率的变化仍与主蒸汽温度的的二次方根成比例。
汽轮机的进汽部分和高压部分与高温蒸汽直接接触,蒸汽初温升高时,金属材料的温度升高,机械强度降低,蠕变速度加快,许用应力下降,从而使机组的使用寿命缩短。
在调节阀开度不变,主蒸汽温度降低时,汽轮机功率相应减小。要保持机组功率不变,要开大调节阀,进一步增加进汽量。此时对于低压级、特别是末级,流量和焓降同时增大,导致动叶栅上蒸汽的作用力增加,其弯曲应力可能超过允许值,且转子的轴向推力相应增大。另外,主蒸汽温度的降低,导致低压级的湿度增大,使湿气损失增大,对动叶片的冲蚀作用加剧。若蒸汽初温突然大幅度降低,则可能产生水冲击,引起机组出现事故。
(2)再热蒸汽温度变化对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
再热机组的再热蒸汽温度变化,对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与主蒸汽温度变化的影响相似。所不同的是再热蒸汽温度变化时,仅对中、低压缸的理想焓降和效率产生影响,而对高压缸的影响极小。只是再热蒸汽温度升高时,其比容相应增大,容积流量增加,再热器内流动阻力增大,使高压缸排汽压力略有增加。因此再热蒸汽温度变化1℃,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小于主蒸汽温度变化1℃时产生的影响。

第3题:

锅炉主要运行参数是()锅炉蒸发量等。

  • A、蒸汽压力
  • B、过热蒸汽温度
  • C、再热蒸汽温度
  • D、汽包水位

正确答案:A,B

第4题:

主、再热蒸汽温度、压力下降,主蒸汽流量下降,负荷降低时应判断为锅炉灭火()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锅炉正常运行时主要参数有()。

  • A、锅筒压力、过热蒸汽压力;
  • B、过热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
  • C、炉膛压力;
  • D、锅筒水位。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锅炉主蒸汽温度主要由()粗调,()细调。再热蒸汽温度正常由()调节,紧急情况由()调节。


正确答案:水煤比;喷水减温;尾部烟气挡板;事故减温

第7题:

锅炉正常运行时,主蒸汽;再热蒸汽的两侧温差不超过(),主蒸汽温度与再热蒸汽温度差不超过()。


正确答案:17℃;40℃

第8题:

滑停过程中蒸汽参数的控制为:主、再热蒸汽降温速度:()。汽缸金属的温降率:()。 主、再热蒸汽过热度:()。主、再热蒸汽温差()。


正确答案:≤1℃/min;0.5~1℃/min;不小于56℃;<80℃

第9题:

锅炉型号();BMCR时主蒸汽流量(),给水压力(),过热蒸汽压力(),过热蒸汽温度(),再热蒸汽进/出口压力(),再热蒸汽进/出口温度(),排烟温度(),给水温度()。


正确答案:HG—1018/18.6—PM19;1018t/h;20.36MPa;18.6MPa;543℃;4.319/4.143MPa;336.3/543℃;130.6℃;258.83℃

第10题:

给水系统的主要作用有()。

  • A、将除氧水箱中的主凝结水变为锅炉的给水
  • B、调节锅炉再热器减温器出口蒸汽的温度
  • C、调节锅炉过热器减温器出口蒸汽的温度
  • D、调节汽轮机高压旁路装置的减温器出口蒸汽的温度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