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样时缩分可以在()阶段进行,缩分后试样的最小质量应满足国标要求。
第1题:
粒度13mm煤样,缩分后总样最小保留质量15kg,全水样保留2kg。
A对
B错
第2题:
()是制样的最关键程序,目的在于减少试样量。
A掺和
B破碎
C缩分
第3题:
标称最大粒度为13mm的一般煤样总样、全水分总样/缩分后总样规定:全水分煤样最小质量是()Kg。
A.3
B.4
C.5
D.6
第4题:
制样时周围环境温度要适宜,制样时间不宜过长,破碎和缩分依次顺序进行。
A对
B错
第5题:
()可在任意阶段进行,缩分后试样的最小质量应满足国标“缩分后总样最小质量”中各标称粒度的要求。
A掺和
B破碎
C缩分
第6题:
破碎的目的是增加试样颗粒数,减少()。
A总质量
B缩分次数
C缩分误差
第7题:
制备有粒度范围要求的特殊实验样时应采用()法。
A机械缩分法
B逐级破碎
C人工缩分
第8题:
分样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缩分后的物料可进一步破碎缩分
B.利用分样器缩分物料比四分法速度快
C.物料经分样器分样后,质量和组分含量都会减小
D.应用与分样器进料口宽度相等的铁铲进料
第9题:
制样室收到标称最大粒度50mm的原煤,缩分后总样最小质量应为()kg
A200
B170
C120
第10题:
制样时缩分可以在()阶段进行,缩分后试样的最小质量应满足国标要求。
A任意
B破碎后
C13mm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