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母线动稳定时,应采用()电流计算。

题目

校验母线动稳定时,应采用()电流计算。

  • A、冲击电流的最大值i
  • B、冲击电流的有效值I
  • C、稳态电流I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母线电流差动保护采用电压闭锁元件主要是为了防止()

区外发生故障时母线电流差动保护误动;系统发生振荡时母线电流差动保护误动;由于误碰出口中间继电器而造成母线电流差动保护误动;母差保护选相错误

答案:C
解析:

第2题:

高压电器与导体的选择,进行动稳定,热稳定校验时,下列哪几项校验时,应计算三相短路峰值(冲击)电流?
A、校验高压电器和导体的动稳定时
B、校验高压电器和导体的热稳定时
C、校验断路器的关合能力
D、校验限流熔断器的开断能力


答案:A,C
解析: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206

第3题:

校验电器热稳定时,应该考虑电器在最严重发热情况下开断短路电流,验算热稳定的计算时间tk应包括后备保护动作时间tpr和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tin之和。校验电器动稳定时,应该考虑电器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开断短路电流,故电器的开断时间tbr应为主保护动作时间tpr1和断路器的全开断时间tab之和。由此看来,校验热稳定时计算时间长,检验动稳定时计算时间短。()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用最大短路电流校验导体和电器的动稳定和热稳定时,应选取被校验导体和电器通过最大短路电流的短路点,在选取短路点时,下列哪些表述符合规定?()
(A)对带电抗器的3 ~10kV出线回路,校验母线与母线隔离开关之间隔板前的引线和套管时,短路点应选在电抗器前
(B)对带电抗器的3 ~10kV出线回路,校验母线与母线隔离开关之间隔板前的引线和套管时,短路点应选在电抗器后
(C)对带电抗器的3 ~10kV出线回路,除母线与母线隔离开关之间隔板前的引线和套管外,校验其他导体和电器时,短路点应选在电抗器前
(D)对不带电抗器的回路,短路点应选在正常接线方式时短路电流为最大的地点


答案:A,D
解析:
依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第5.0.6条。

第5题:

某热电厂装机2X50MW, cosΨ=0.8,接10.5kV发电机电压母线,10.5kV为双母线单分段接线,为限制短路电流,分段回路装设有限流电抗器。
对该分段电抗器的选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应将短录电流限制到要求值;
B.应校验母线剩余电压;
C.正常工作时,电抗器的电压损失不得大于母线额定电压的5%;
D.应校验动稳定。


答案:B
解析:
根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l)第6-6节第三条,应校验母线剩余电压是错误的。

第6题:

选择电缆时,需要进行( )。

A.长期发热校验
B.短路热稳定校验
C.短路动稳定校验
D.短路电流计算

答案:A,B,D
解析:
电缆不需要进行动稳定校验,排除C。

第7题:

对限流电抗器的电抗百分值的选择后,还应进行一些校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应校验母线分段电抗器当一側母线短路时另一侧母线的剩余电压;
B.不必校验分裂电抗器两臂同时流过反向短路电流时的动稳定;
C.应校验正常工作时普通电抗器的电压损失;
D.应校检出线电抗器后短路时的母线剩余电压。


答案:C
解析:

第8题:

母线电流差动保护采用电压闭锁元件主要是为了防止系统发生振荡时母线电流差动保护误动。


答案:错
解析:

第9题:

选择并校验1OOMW发电机一变压器组的连接母线.已知:发电机额定电压为10.5kV,额定电流为6468A,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5200h,发电机连接母线上短路电流为I"=35.4kA,/00=22.8KPa。地区最热月平均温度为+35℃,发电机连接母线三相水平布置。
应进行的校验不包括( )。
A.载流量的环境温度校验; B.短路热稳定校验;
C.短路动稳定校验; D.母线自振效率校检。


答案:A
解析:
根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第8-1节第二条第(四)款,应进行的校验不包括载流量的环境温度校验。

第10题:

高压电器和导体的选择,需进行动稳定、热稳定校验,在下列哪几项校验时,应计算三相短路峰值(冲击)电流? ()
(A)校验高压电器和导体的动稳定时
(B)校验高压电器和导体的热稳定时
(C)校验断路器的关合能力时
(D)校验限流熔断器的开断能力时


答案:A,C
解析:
依据:《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206。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