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氧器满水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题目

除氧器满水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除氧器水位升高的原因及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
1、补水门开度过大。
2、给水泵故障或锅炉给水系统阀门误关。
3、水位自动调节门失灵。
4、机组负荷突然降低,生产返回水或热网疏水量增加。
处理:
1、核对各水位计。
2、发现水位超出规定范围时,应将水位调整门手动关小,并停止补  水,如调整门失灵,应开启旁路门,关闭调整门。
3、检查给水泵运行情况及给水系统阀门的状态,注意轴封供汽压力、温度,有异常时倒为0.8-1.3MPa蒸汽供给。
4、如水位升高超过溢流水位,溢流阀未动作,则应手动开启,必要时 开启除氧器至疏水箱事故放水阀,并注意高脱水位。如水位仍继续升高,汇报单元长,关闭抽汽逆止门及抽汽电动门,关闭主凝结水调节门。

第2题:

锅炉满水有什么危害?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危害:锅炉满水将造成蒸汽大量带水,有过热器的锅炉,水进入过热后,使炉管内结盐垢。满水有的严重,有的不严重。如果水位超过最高水位线以上,但还能见到水位时,属不严重满水。如果水位超过水位表上部可见边缘在水位表内已见不到水位,则属严重满水。
处理方法:
1)检验水位表是否准确;
2)若是调节伐故障即改手动控制;
3)加大排污量。以上述处理后,锅筒水位仍上升,应采取立即停炉处理。

第3题:

净化水不合格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原因:
(1)塔液位波动太大
(2)塔底重沸器蒸汽量变化
(3)塔压力低
(4)进料量大浓度高
(5)原料水与净化水换热器内漏
(6)化验分析误差
处理方法:
(1)调好塔底液位
(2)根据塔底温度调节蒸汽量
(3)在保证塔顶温度情况下加大酸性气排量
(4)恒定进料量
(5)进行停工检修
(6)联系化验重新分析

第4题:

除氧器满水时应立即开启除氧器放水门放水。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满水事故的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现象:
1、位高于最高安全水位,或看不见水位;
2、低水位报警器高位发出讯号;
3、热蒸汽温度明显下降;
4、水流量大于蒸汽流量;
5、重时蒸汽大量带水,蒸汽管道内发出水击。
原因:
1、司炉工不注意监视水位,盲目进水、上水;
2、水位表放水旋塞漏水,形成假水位;
3、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
4、给水阀泄漏或关闭不严。
处理方法:
1、首先冲洗水位表,判断是否满水;
2、判断是轻微满水还是严重满水:
先关闭水旋塞,再开启放水旋塞,观察水位表内是否有水位出现,如果有水位出现为轻微满水,应开启排污阀,放出少量锅水,使水位降到正常水位线,恢复正常运行。如果只看见水位下流,而没有水位下降,表明严重满水应紧急停炉。

第6题:

除氧器内水的含氧量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除氧器内含氧量升高的原因如下:
1)进水温度低,是除氧器内蒸汽骤然凝结,引起汽压波动,导致汽水冲击现象的发生
2)水量过多,超过除氧器设计数值
3)进水含量过大,如漏空气等
4)未及时调整除氧器汽压
5)排汽门开度小
6)内部喷水装置损坏
7)进除氧塔的管道排列不妥,进水位置太低
8)器内部泄漏,化验不准。

第7题:

什么是轻微满水以及严重满水?满水事故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如果水位已经超过了最高安全水位,达到了水位表上部的可见边缘,但尚未上升到锅内汽水分离器的位置时,称为轻微满水。如果水位高于汽水分离器的位置,称为严重满水。处理的方法:
当在水位表内看不见水位时,必须立即暂时停炉,关闭锅炉的给水阀和主汽阀,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首先打开水位表的放水旋塞,校对水位表,判断满水事故的严重程度,把自动操作改为手动操作。(2)经判断如果是轻微满水,可在暂时停炉的状态下开启定期排污阀进行放水。
(3)经判断如果是严重满水,应立即紧急停炉。

第8题:

热井满水或缺水的原因及处理?


正确答案: 热井满水的原因有:
1、热井补水控制失灵;
2、高加疏水突然排至凝汽器;
3、除氧器放水;
4、钛管大量破裂;
5、手动补水操作不当;
6、机组启动时除氧器辅汽开度过大;
7、机组正常运行时用辅汽供暖风器,回水至凝汽器,辅汽由其他机组供应。
热井缺水原因:
1、突然大幅度增加负荷;
2、热井补水失灵;
3、误开开车放水阀。

第9题:

水梁漏水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1、与水梁连接的轴瓦底座不平,紧固螺栓时受力不均匀,拽裂水梁。处理方法:轴瓦底座重新找水平。
2、在装红坯时没有打开冷却水,发现后又突然开水骤冷骤热产生应力,造成水梁钢板炸裂漏水。
处理方法:等水梁冷却后在开水或外部淋水冷却后在开水。

第10题:

除氧器满水的原因有()。

  • A、误开补水门或调整不当;
  • B、误关下水门;
  • C、疏水泵被误启动;
  • D、除氧器压力过高。

正确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