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情况可引起供电电压超过允许偏差。A、供电线路太长或截面太小B、用电功率因数低C、启动电流大D、冲击性负荷、不平衡负荷影响

题目

下列()情况可引起供电电压超过允许偏差。

  • A、供电线路太长或截面太小
  • B、用电功率因数低
  • C、启动电流大
  • D、冲击性负荷、不平衡负荷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设备不需测量负序电流的是()。
A.需调峰、调频的发电机;
B.承受负荷电流过负荷能力较小(常数 10或I2 0.1IN)的大容量汽轮发电机;
C.向显箸不平衡负荷(如电气机车和冶炼电炉等,负荷不平衡率超过0.1IN者)供电的汽轮发电机;
D.向显著不平衡负荷(负荷不平衡率超过0.1IN者)送电的3kV及以上线路和用电。


答案:A
解析:

第2题:

对冲击性负荷供电需要降低冲击性负荷引起的电网电压波动和电网闪变时,宜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采用专线供电
(B)对较大功率的冲击性负荷或冲击性负荷群与对电压波动、闪变敏感的负荷,分别由不同变压器供电
(C)与其他负荷共用配电线路时,加大配电线路阻抗
(D)对大功率电弧炉的炉用变压器由短路容量较大的电网供电


答案:A,B,D
解析:
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第5.0.11条。

第3题:

在线路上产生电压损失的主要原因有()

A.供电线路太长,超出合理的供电半径

B.用户用电的功率因数低

C.线路导线截面太小

D.冲击性负荷,三相不平衡负荷的影响


答案:ABCD

第4题:

电力系统中发电负荷,供电负荷,用电负荷的关系是()

  • A、发电负荷,供电负荷,用电负荷相等
  • B、发电负荷大于供电负荷,供电负荷小于用电负荷
  • C、发电负荷大于供电负荷,供电负荷大于用电负荷
  • D、发电负荷大于供电负荷,供电负荷等于用电负荷

正确答案:C

第5题:

根据用电性质,用电容量选择合理供电电压和供电方式有( )。

A、缩短供电半径
B、增加变压级数
C、合理选择线路导线截面
D、企业变配电所的位置应接近负荷中心

答案:A,C,D
解析: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措施

第6题:

对冲击性负荷的供电需要降低冲击性负荷引起电网电压波动和电压闪变时,宜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采用专线供电
(B)与其他负荷共用配电线路时,增加配电线路阻抗
(C)对较大功率的冲击性负荷或冲击性负荷群由专用配电变压器供电
(D)对于大功率电弧炉的炉用变压器由短路容量较大的电网供电


答案:A,C,D
解析:
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第5.0.11条。

第7题:

需要降低冲击负荷引起电网电压波动和电压闪变时,宜采取下列哪些项的供电措施? ()
(A)采用专线供电
(B)与其他负荷共用配电线路时,增加配电线路阻抗
(C)对较大功率的冲击性负荷或冲击性负荷群由专用配电变压器供电
(D)对于大功率电弧炉的炉用变压器由短路容量较大的电网供电


答案:A,C,D
解析:
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第5.0.11条。

第8题:

对冲击性负荷的供电需要降低冲击性负荷引起的电源电压波动及电压闪变(不包括电动机启动时允许的电压下降),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采用电缆供电
B、与其他负荷公用配电线路时,减低配电线路阻抗
C、较大功率的冲击性负荷或冲击性负荷群对电压波动,闪变敏感的负荷分别由不同变压器供电
D、对于大功率电焊炉的炉用变压器由短路容量较大的电网供电


答案:A
解析: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第9题:

电压质量分为电压允许偏差、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电压允许波动与闪变。

  • A、频率允许偏差
  • B、供电可靠性
  • C、公用电网谐波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对波动负荷的供电,除电动机启动时允许的电压下降情况外,当需要降低波动负荷引起的电网电压波动和电压闪变时,宜采取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宜采取下列措施:
(1)采用专线供电。
(2)与其他负荷共用配电线路时,降低配电线路阻抗。
(3)较大功率的波动负荷或波动负荷群与对电压波动、闪变敏感的负荷,分别由不同的变压器供电。
(4)对于大功率电弧炉的炉用变压器,由短路容量较大的电网供电。
(5)采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或动态电压调节装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