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敷设或有爆炸危险场所应选用()电缆。

题目

架空敷设或有爆炸危险场所应选用()电缆。

  • A、裸钢带铠装
  • B、带麻层
  • C、裸铜带铠装
  • D、塑料护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工现场所使用的电缆线路应采用()。

A、埋地敷设

B、管沟敷设

C、架空敷设

D、沿地面明设


参考答案:AC

第2题:

选用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规范要求下列哪些情况应采用铜芯导体?
A 架空输配电线路
B 耐火电缆
C 重要电源具有高可靠性的回路
D 爆炸危险场所


答案:B,C,D
解析: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20217-2007》
3.1.2 用于下列情况的电力电缆,应选用铜导体:
1 电机励磁、重要电源、移动式电气设备等需保持连接具有高可靠性的回路。
2 振动剧烈、有爆炸危险或对铝有腐蚀等严酷的工作环境。
3 耐火电缆。
4 紧靠高温设备布置。
5 安全性要求高的公共设施。
6 工作电流较大,需增多电缆根数时。

第3题:

下列防爆检查内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汽的密度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应架空敷设

B.供暖管道温度大于100℃时,与可燃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C.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汽的密度比空气轻时,电气线路敷设在较高处或用电缆沟敷设

D.架空敷设时选用电缆桥架


正确答案:D

第4题:

下列哪些场所电缆应采用穿管方式敷设? ()
(A)室外沿高墙明敷设的电缆
(B)地下电缆与公路、铁道交叉时
(C)绿化带中地下电缆
(D)在有爆炸危险场所明敷的电缆


答案:B,D
解析:
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第5.2.3条。

第5题:

在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如制氢站、油泵房等)不应架空明敷电缆。


答案:对
解析:

第6题:

下列关于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气的密度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敷设可选用电缆桥架架空敷设
B.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气的密度比空气轻时,电气线路敷设可选用电缆沟敷设
C.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气的密度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敷设可选用电缆沟敷设
D.电缆沟在穿过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孔洞时,采用难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答案:D
解析:
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钢管或电缆,在穿过不同区域之间墙或楼板处的孔洞时,应采用不燃材料严密堵塞,防止爆炸性混合物或蒸汽沿沟道、电缆管道流动。

第7题:

下列哪些场所电缆应采用穿管方式敷设?
A 室外沿高墙明敷的电缆
B 地下电缆与公路、铁道交叉时
C 绿化带中地下电缆
D 在有爆炸危险场所明敷的电缆


答案:B,D
解析: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20217-2007》
5.2.3 电缆穿管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有爆炸危险场所明敷的电缆,露出地坪上需加以保护的电缆,以及地下电缆与公路、铁道交叉时,应采用穿管。
2 地下电缆通过房屋、广场的区段,以及电缆敷设在规划中将作为道路的地段,宜采用穿管。
3 在地下管网较密的工厂区、城市道路狭窄且交通繁忙或道路挖掘困难的通道等电缆数量较多时,可采用穿管。

第8题:

下列线路的敷设方式中,正确的是( )。

A.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汽的密度比空气高时,电气线路应架空敷设

B.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填充混凝土并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

C.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汽的密度比空气低时,电气线路敷设在较高处或用电缆沟敷设

D.架空敷设时选用电缆桥架


正确答案:D
【精析】本题考查的是线路的敷设方式。A错,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汽的密度比空气高时,电气线路敷设在高处或埋人地下;B错,电缆沟敷设时沟内填充砂并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C错,当爆炸环境中气体、蒸汽的密度比空气低时,电气线路敷设在较低处或用电缆沟敷设。故此题答案选D。

第9题:

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敷设电缆在可能范围应使电缆距爆炸释放源较远,敷设在爆炸 危检较小的场所。并应符合( )规定。

A.易燃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应在较高处架空敷设,且对非铠装电缆采取穿管或置于 8 托盘、槽盒中等机械性保护;
B.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应在较高处架空敷设,且对非铠装电缆采取穿管或置于 托盘、槽盒中等机械性保护;
C.易燃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应敷设在较低处的管、沟内,沟内非铠装电缆应埋砂;
D.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应敷设在较低处的管、沟内,沟内非铠装电缆应埋砂。

答案:A,D
解析:

第10题:

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电线严禁明线敷设,应()敷设。

  • A、暗线
  • B、铝线
  • C、穿钢套
  • D、铜线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