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锅炉汽水共腾的现象与处理方法。

题目

试述锅炉汽水共腾的现象与处理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若发生汽水共腾现象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1)立即降低汽包水位和锅炉负荷。
(2)停止向汽包加药,开大连排,必要时当开启定排,同时加强锅炉的给水和换水。
(3)解列减温器,打开过热器和蒸汽管道的疏水,通知汽机专业开启相关的疏水。
(4)通知化水人员取样化验,采用措施改善炉水质量。
(5)炉水质量未改善前不允许增加锅炉负荷。

第2题:

判断处理锅炉汽水共腾事故,如何预防?


参考答案:判断:
(1)水位表内水位剧烈波动,甚至看不清水位;
(2)蒸汽带水,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击;
(3)蒸汽含盐量迅速增加。
处理:
(1)减弱燃烧;
(2)关小主气阀;
(3)加强连续排污;
(4)开启蒸汽系统放水阀放水。
预防:
(1)加强连续排污,保证锅水品质;
(2)避免负荷增加过快;
(3)开启主汽阀应缓慢。

第3题:

发生汽水共腾现象后,不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增加投药量,抑制汽水共腾现象

B.减弱燃烧,减轻锅炉负荷

C.进行表面排污

D.打开蒸汽管道、汽水分离器等上的疏水阀,放去残水


正确答案:A

第4题:

锅炉水处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防止锅炉结垢、腐蚀、积盐及汽水共腾等不良现象,确保锅炉安全、节能、经济运行。

A

B



第5题:

(2015/2018)锅炉蒸发表面(水面)汽水共同升起,产生大量泡沬并上下波动翻腾的现象叫汽水共腾。汽水共腾会使蒸汽带水,降低蒸汽品质,造成过热器结垢,损坏过热器或影响用汽设备的安全运行。下列处理锅炉汽水共腾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大燃烧力度
B.开大主汽阀
C.加强蒸汽管道和过热器的疏水
D.全开连续排污阀,关闭定期排污阀

答案:C
解析:
汽水共腾事故处理方法:
发现汽水共腾时,应减弱燃烧力度,降低负荷,关小主汽阀;加强蒸汽管道和过热器的疏水;全开连续排污阀,并打开定期排污阀放水,同时上水,以改善锅水品质。

第6题:

锅炉出现汽水共腾的有效处理方法()。


参考答案:加强排污、换水

第7题:

简述锅炉汽水共腾的现象。


本题答案:(1)水位计内水位剧烈波动,甚至看不清水位。
(2)过热蒸汽温度急速下降。
(3)蒸汽管道内发出水击,法兰连接处漏气,漏水。
(4)蒸汽的含盐量迅速增加。

第8题:

什么叫汽水共腾?现象?汽水共腾产生的原因?如果生产中发生汽水共腾该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1)锅筒内蒸汽和锅炉水共同升腾,产生泡沫,汽水界限模糊不清,蒸汽携带大量炉水进入蒸汽管路,称为汽水共腾。
2)现象:
(1)汽包水位剧烈波动,甚至看不清水位;
(2)蒸汽管道发生水冲击;
(3)蒸汽、炉水品质恶化(含盐量增大);过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
(4)水位报警发出高低报警;
3)产生的原因:
(1)炉水质量低劣,含有大量的油污或含盐浓度过大;
(2)长期不进行排污或排污间隔时间过长,排污量过小
(3)并汽时锅炉汽压高于蒸汽管网汽压,且开启主汽阀的速度过快,使炉内蒸汽迅速大量逼出,致使锅炉汽压急剧下降,造成汽水共腾;
(4)锅炉严重超负荷运行。(蒸发量大)
4)汽水共腾的处理:
(1)降低生产负荷,减少锅炉蒸发量,缓慢关小主汽阀降低负荷并保持稳定
(2)加强排污,并同时加强给水, 对锅炉进行“换水”以降低炉水碱度和含盐量,此时应该注意监视锅炉水位;
(3)暂停加药,并维持锅炉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
(4)通知水处理岗位采取措施保证给水水质,加强炉水化验直至炉水水质合格才能进行正常运行;
(5)开启蒸汽管路上的疏水阀;
(6)冲洗水位表,在锅炉水质未改善前,不能增大锅炉负荷,严禁锅炉超负荷运行。

第9题:

锅炉蒸发表面(水面)汽水共同升起,产生大量泡沫并上下波动翻腾的现象叫汽水共腾。汽水共腾会使蒸汽带水,降低蒸汽品质,造成过热器结垢,损坏过热器或影响用汽设备的安全运行。下列处理锅炉汽水共腾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大燃烧力度
B.开大主汽阀
C.加强蒸汽管道和过热器的疏水
D.全开连续排污阀,关闭定期排污阀

答案:C
解析:
本题为对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的考查,需要考生了解识记。发现汽水共腾时,应减弱燃烧力度,降低负荷,关小主汽阀;加强蒸汽管道和过热器的疏水;全开连续排污阀,并打开定期排 污阀砍水,同时上水,以改善锅水品质;待水质改善、水位清晰时,可逐渐恢复正常运行。

第10题:

何谓汽水共腾现象?汽水共腾对锅炉有哪些危害?
在蒸汽锅炉汽、水分界面,蒸汽和水不能迅速进行分离,蒸汽中携带大量水滴的现象称为汽水共腾。
汽水共腾的危害:
1)蒸汽受到严重污染,含盐量急剧升高;
2)蒸汽流通管道和过热器管内会沉积盐类;
3)会导致过热器过热爆管;
4)过热蒸汽温度下降;
5)水位计内充有汽泡,致使液面分辨不清,无法控制水位,而导致锅炉烧毁事故;
6)在蒸汽流通系统中产生水锤作用,容易造成蒸汽管路连接部位损坏;
7)容易引起蒸汽阀门、管路弯头及过热器内的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