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茧适期:春蚕期在上蔟后()天,夏秋蚕在()天,晚秋蚕在()天采茧。

题目

采茧适期:春蚕期在上蔟后()天,夏秋蚕在()天,晚秋蚕在()天采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不结茧蚕的发生原因有哪些?


本题答案:1)微量农药中毒引起的不结茧蚕
2)蚕病引起的不结茧蚕
3)生理的影响产生的不结茧蚕
4)不良环境引起的不结茧蚕
5)蚕品种关系引起的不结茧蚕
6)受机械损伤造成的不结茧蚕

第2题:

簇中保护(了解):从上簇到采茧这一时期的保护。


本题答案:①温度:温度过高,会引起丝胶蛋白质的变性,温度过低,蚕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变为吐丝缓慢直到停止吐丝。
②湿度:簇中多湿,影响蚕茧的解舒外,死蚕增多,上茧率下降,茧色变黄。反之,解舒优良,死蚕少,茧色白,上茧率高。
③气流
④光线

第3题:

采茧后怎样处理?


本题答案:采下的鲜茧应尽快出售,防止蚕茧堆积发热。采茧最好用箩筐,以利通风换气,尽量避免用编织袋或布袋(尤其是化肥袋)装茧。

第4题:

采茧要掌握适当时期,一般在蚕化蛹后,皮肤己转黄色时为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5题:

蚕蝇蛆病最明显的病症是( )

A.寄生部位形成黑褐色喇叭状病斑

B.蚕体肿胀或向一侧扭曲

C.早熟现象

D.上蔟结茧或化蛹

E.蛹体死亡


正确答案:A

家蚕的寄生虫一蝇蛆病一症状及病理变化家蚕从3龄到5龄上蔟时期均可被蚕蝇蛆寄生危害。最明显的病症是在寄生部位形成黑褐色喇叭状的病斑。病斑的形成,实际上是侵入蚕体内的蛆体周围形成喇机形鞘套的过程,鞘套透过皮肤显现成蚕体上的病斑,初时较小、褐色,随着蛆体的增大,病斑也增大,颜色逐渐变成黑褐色。B、C、D、E 四个选项均是该病的症状,但不是最明显的病症,故选A

第6题:

小蚕期怎样选采适熟叶?


本题答案:小蚕用叶标准一般以叶色为主,一龄蚕选择适熟偏嫩,叶色黄中带绿,自顶芽数下第3片叶,二龄选绿中带黄(淡绿色),顶芽下第4片叶。三龄采浓绿色成熟叶,顶芽下第5—6片叶或盲顶的三眼叶。(三眼叶植物灌木、乔木植物形态学上,枝条中部的芽萌发后,长出几片叶子即止心的,在栽培上叫做止心芽,又称作三眼叶。春季,桑树枝条上除上部三、四个芽能够继续伸长形成新梢外,中、下部桑芽大都只能形成三五片叶的止芯芽,俗称三眼叶。)

第7题:

春蚕收蚁的时间一般是上午()夏秋蚕一般是()。


本题答案:八点;7点

第8题:

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


本题答案:6~7;5~6;7~8

第9题:

以下哪些是产生双宫茧的因素。( )

A.蔟枝分布不匀,可供结茧的位置少。

B.熟蚕过熟。

C.上蔟时温度过高,上蔟蚕过密。

D.蔟中光线明暗不匀,结茧时一面强风。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夏秋蚕在采叶时间上,一般在早晨多采露水叶,日中不采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