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控制珍珠鸡育成期的光照?

题目

怎样控制珍珠鸡育成期的光照?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育成公母鸡应分开饲养,给予不同的光照。育成前期保持光照8~9小时,育成后期逐渐增加光照至14小时。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0.5~1.0瓦均匀光照,育成后期公鸡要比母鸡提早增加光照时间,因为珍珠鸡的公鸡要比母鸡晚熟1个多月,提前增加光照可以加速公鸡的性成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怎样控制育成期雉鸡的环境湿度?


正确答案:雉鸡的环境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雨季可在舍内及运动场多设栖架(地面平养的情况下),让雉鸡有更多的机会上栖架,避免潮湿对雉鸡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2题:

鹌鹑育成期间应如何控制光照?


正确答案:鹌鹑在育成期间需适当“减光”,不需要育雏期那么长的光照时间,只须保持14小时的光照即可。在自然光照时间较长的季节,甚至需要把窗户遮上,促使光线保持在规定时间内。

第3题:

在育雏期和育成期,缩短光照时间将推迟鸡的性成熟。()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蛋鸡育成期光照控制原则是:决不能延长光照时间,以每天8-9小时为宜,强度以5-10勒克司为好。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育成期石鸡光照强度多大合适?


正确答案: 每天光照10~12小时,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1瓦,晚上暗光为宜,为了减少啄癖发生,宜采用红光。
在育成期即将结束时,正好是第二年3~4月份,石鸡相继开始进入繁殖状态,为了刺激石鸡提高繁殖性能,应该把光照时间增加到每每平方米天14~16小时,早晚都应适当开灯补充光照。并把光照强度提高到2瓦。

第6题:

怎样控制育成期雉鸡的光照?


正确答案: 作种用的雉鸡,应按照种鸡的光照要求,分别对雄、雌种用雉鸡适时达到同步性成熟来管理。11周龄雄雌分群饲养时开始相应的光照管理,促使雉鸡群增加夜间采食、饮水,提高生长速度。
肉用雉鸡,夜间普遍采用电灯照明。通宵开灯促使鸡群采食均匀,饮水正常,有助于鸡群发育整齐。有的弱雉鸡如果限制给食,往往吃不饱,夜间开灯则可以继续采食,而且基本可以照常睡眠。夜间开灯还能防止兽害,不会引起惊群不安。

第7题:

怎样控制珍珠鸡育成期的密度?


正确答案:育成前期每平方米15~20只,育成后期每平方米6~15只。饲养前期育成鸡可占用鸡舍1/3地面,以后随着鸡的长大,再逐渐增加占地面积,直到占据整幢鸡舍。上述饲养密度是指舍温20~25℃,相对湿度65%~70%时的标准。平时可根据舍内温、湿度高低,适当减、增饲养密度。

第8题:

怎样控制珍珠鸡育雏期的湿度?


正确答案:育雏前期,育雏室保持60%~65%的相对湿度,育雏后期对湿度要求不严,保持正常湿度即可。

第9题:

珍珠鸡种蛋怎样消毒?


正确答案:新收集的种蛋用熏蒸法消毒,入孵前的种蛋用0.1%新洁尔灭或1.5%福尔马林或0.02%高锰酸钾浸泡2分钟消毒。

第10题:

育雏期的前3天每日应提供()小时光照。种鸡在育成期的光照时间绝不能(),在产蛋期的光照时间绝不能()。


正确答案:23;过长;低于1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