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鹧鸪中鸪阶段,如何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

题目

在鹧鸪中鸪阶段,如何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鹧鸪饲养场应建在什么地方?


正确答案: 鹧鸪喜暖怕潮,喜静怕惊,场地宜选择在高燥、沙质土、通风好、光线足的地方。不要建在山谷,洼地或山顶处,也不宜建在高大建筑物中间,不利于采光。宜选在朝向南或朝东南,在环境幽静的干燥坡地建舍。
为节省费用,场址应选在距离饲料地较近的地方,但交通要方便、无污染、无噪声,最好远离交通主干道一公里以上。场址要避开闹市区、居民区、工厂和其他动物养殖场。
如果当地夏季气温在40℃以上就不适合养殖鹧鸪,养殖场也不适宜建在风沙大,雨量多,积雪深的环境中。
另外要求场址水质好,取水和排水要方便,夏季防暑,冬季避寒,最好选在没有养过动物的地方建场,肉用鹧鸪最好采用网上平养,种用鹧鸪宜用笼养。

第2题:

育肥猪的饲养实践中“二阶段”和“三阶段”饲养法是如何划分的?


正确答案: 二阶段划分法把猪的育肥期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为20-60kg;后期为60kg-屠宰;三阶段划分法把猪的育期划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为20-35kg;中期为36-60kg;后期为60kg—屠宰。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饲养。

第3题:

如何合理应用饲养标准?


本题答案:(1)适合性原则:尽可能选择最适合应用对象的饲养标准。
(2)灵活性原则:同一品种畜禽,由于国家、地区、季节、环境温度以及饲料规格、质量和饲养技术不同,其饲养标准也应有所差异。
(3)效益性原则:应用饲养标准规定的营养定额,不能只强调满足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客观要求,而不能不考虑饲料生产成本。必须贯彻营养、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第4题:

种用鹧鸪限制饲养的时间段是多少?


正确答案:限制饲养的时间和限制的程度主要依鹧鸪的体重而定,一般从12周龄开始至29周龄止。

第5题:

鹧鸪的生长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正确答案: 目前对鹧鸪的各生长阶段和繁殖阶段的划分仍未统一,下面划分阶段只作为参考:
(1)三个阶段:育雏期(0~7周龄),育成期(2~28周龄),成年期(29~淘汰或出售)。
(2)四个饲养阶段:雏鸪(0~21日龄),小鸪(22~42日龄),中鸪(43~56日龄),成鸪(57日龄~淘汰)。
(3)六个饲养阶段:育雏前期(0~21日龄),育雏后期(22~49日龄),育成前期(50~91日龄),育成后期(92~147日龄),产蛋前期(148~182日龄),产蛋后期(183~280日龄)。

第6题:

如何合理饲养/管理和利用种公猪?


正确答案:
饲养:
①VA、D、E比例适当;
②Ca、P比例适当,不足时精子出现畸形或死精;
③注意表饲料添加;
④配种♂采取一贯加强的方式;
⑤配种季节加强方式,配种前1个月,对公猪提高营养水平。
管理:
①单栏饲养;
②减少干扰;
③节省饲料;
④适当运动2次/d可增加体质,提高配种力。
⑤刷试:皮肤卫生促进血液循环;
⑥精液品质检查,根据品种来调整营养及配种次数。
利用:
①初配年龄;
②公母比例;
③利用强度。

第7题:

在鹧鸪中鸪阶段,怎样做好防疫工作?


正确答案:食槽和水槽,每天至少洗刷一次。垫料要勤翻、勤换、勤晒,保持地上干燥。坚持做好卫生防疫消毒工作。防疫工作是保证鹧鸪培育成功的重要措施。要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在开产之前要做好新城疫疫苗、传染性鼻炎疫苗、支原体疫苗免疫工作。

第8题:

饲养成年鹧鸪时,应如何控制光照?


正确答案:产蛋前1个月光照逐步增到15~16小时。产蛋期光照保持在15~16小时。产蛋后期可适当增到17小时。

第9题:

在鹧鸪中鸪阶段,如何控制光照?


正确答案: 应严格控制光照,在育成前期每日14小时的较弱光照,白天利用自然光,晚上尽量减少光照强度以能够看到吃料、饮水即可,每平方米保持0.5~1瓦红光光照,育成后期每日8~10小时的弱光。光照管理的原则是在保证鹧鸪正常发育的前提下达到适时开产的目的。
光照的颜色以红色和白色为好。集约化室内饲养后备鹧鸪控制光照的原则如下:
①采用遮光法。其做法是在每天下午下班时,用遮光布挡住门窗,晚上不要开灯;第二天早上上班时把
遮光布收起。
②采用自然光照。这种方法适用于秋分至冬至开始育雏的鹧鸪群。
③光照的强度不宜太强,以免造成啄癖,也不可直射到鹧鸪群。
但作为肉鸪饲养则多采用每日18小时光照,增加肉鸪采食时间,加快生长。光照用白炽灯,安装于2.2米高处,每平方米4~5瓦即可,过强会增加啄癖。

第10题:

饲养成年鹧鸪的适宜的温、湿度是多少?


正确答案:鹧鸪产蛋期的适宜温度为7.5℃~24℃,理想温度为16℃~17℃,种鸪对温度非常敏感,30℃以上或5℃以下,都会影响产蛋量和受精率。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