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应该如何管理?()

题目

后备母猪应该如何管理?()

  • A、从外面购进后备母猪直接搬入配种舍
  • B、发现后备母猪发情立刻配种
  • C、用淘汰经产母猪混养提高抗体水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后备母猪一身应该经历()

  • A、一次选择
  • B、2次选择
  • C、3次选择

正确答案:C

第2题:

生长于一点式生产场的后备母猪,挑选后应该()

  • A、经过隔离舍一段时间
  • B、直接移入后备母猪群
  • C、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B

第3题:

应该如何管理群养母猪的尽量降低配种后的应激?


正确答案: 母猪配种之后组群关入圈中时要小心,在封闭舍中最好尽可能早地(在第二资助配种后3天内),在配种后将已配母猪组群,但要有足够数量的已配母猪时才组群,为了尽量减少咬架,所有的母猪要组群并能同时进入新的圈舍,将已配母猪小群(6-8只)饲养能使此过程容易完成,对于那些由于设施设计问题而致使在配种后必须转移到圈舍中的母猪应该在配种后的第二天进行重新安置。
舍饲类型妊娠期间,母猪大群或小群饲养都行,但是,最新证据表明,与大群饲养相比,妊娠头30天母猪小群饲养(4头或5头/圈)可以获得较高的产仔率及较大的窝产仔猪。
在封闭舍中,保持小规模猪群(6-8头或更少)以减少与等级排序有关的咬伤引起的应激。较大的猪群(15-20头)可在室外饲养,在室外逃脱攻击的机会多,群饲母猪成功的关键是应用一个能控制摄食和母猪体况并尽量减少攻击行为的饲养体系。
妊娠期间饲养在室外的母猪典型地具有较大群体(15-20头/圈),虽然主观希望,但常常不可能同时完成组群和进入妊娠圈,结果,可能需要向妊娠圈长时间补充母猪,直到达到圈容量为止。只要新配的母猪(配种之后的第二天)添入群体,一些咬架和群序重建就会继续。但是,在室外由于有更多的机会逃脱别的母猪的攻击行为,这个问题还是容易处理的。
另一个解决集群的办法是,先让母猪组成较小群体,妊娠三周,经过了胎儿死亡的关键时期——之后,再将两个小群体并入新圈组成大群体。

第4题:

使用未配种后备母猪记录表记录的没有发情的后备母猪应该?()

  • A、注射PG600
  • B、淘汰
  • C、仍不配种

正确答案:A

第5题:

选择的后备母猪卡上应该记录什么()

  • A、母猪识别号码
  • B、生日
  • C、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C

第6题:

使用以下哪种表格可以让后备母猪挑选更简单?()

  • A、后备母猪选择表
  • B、后备母猪存栏量表
  • C、后备母猪舍门表

正确答案:A

第7题:

判断后备母猪饲喂水平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 A、后备母猪体型大小
  • B、身体条件
  • C、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C

第8题:

后备母猪怎样管理?


正确答案: 一是适当运动,猪舍要设运动场,让猪自由活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运动一次,每天运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既可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发育,防止过肥或肢蹄不良,又可增强体质和性活动的能力,防止发情失常。二是及时淘汰不符合种用要求的初选母猪。三是搞好卫生防疫,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定期驱虫,确保后备母猪健康。四是正确掌握初配年龄,配种过早不但产仔少,而且影响母猪的生长发育,配种过晚,又会增加饲养成本。

第9题:

有效的后备母猪管理包括:后备母猪选种、营养管理、诱情管理、健康管理。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为保证后备母猪的高生产力,培育阶段后备母猪要求()。


正确答案:生长速度不要太快,要肌肉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