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猪瘟?如何防治?

题目

什么是猪瘟?如何防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临床症状:患猪瘟病的猪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温、稽留热、双眼结膜炎、前肢正常后肢瘫麻、跛行、皮肤毛孔出血后期出现大面积斑点、后期白细胞减少、抗菌药物治疗无效、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妊娠母猪表现为流产、死胎、产弱仔,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给胎儿。
剖检变化:剖检病变主要表现为全身淋巴结大理石样、脾脏的出血性梗死、喉头膀胱黏膜上有针尖状点状出血、胃底黏膜出血、急性猪瘟肾点状出血、慢性猪瘟大肠的扣状肿(主要在回盲口、盲结口)
猪瘟防治:假定健康猪要注射猪瘟疫苗,病猪不要乱扔,病猪不能注射疫苗,如有血清最好注射免疫血清小猪2~4倍、大猪6~8倍,也可用药物治疗:抗病毒药+高效抗菌药(控制继发感染)+免疫增强剂+维生素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什么叫“温和型”猪瘟?


正确答案:潜伏期长,症状较轻不典型,病死率一般不超过50%,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称为“温和型”猪瘟。

第2题:

某猪场爆发猪瘟,该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①立即封锁猪场,禁止猪只、产品、饲料等外运,同时外面的也不能入内,以防扩散;
②逐头测温,分群隔离:分为病猪群、可疑群、假定健康群;
③彻底消毒:对病死猪、分泌物或排泄物、废去物、受污染的用具、场地等要彻底消毒;
④紧急接种:对为发病的猪群紧急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做到一头猪用一个针头,严格消毒。接种顺序:假定健康群—可疑群—出现症状群;
⑤终末消毒和解除封锁:在最后一头猪死亡或痊愈后21天后,再无疫情发生,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消毒后,解除封锁。

第3题:

猪瘟的主要病变有哪些?集约化养猪场如何控制和消灭猪瘟?


正确答案: 急性和亚急性猪瘟呈现以多发生出血为特征的败血症变化,此外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有卡他性、纤维素性和出血性炎症反应。淋巴结和肾脏是病变出现频率最高的部位。所有淋巴结均可受害。除肾脏和淋巴结以外,全身浆膜、黏膜和心、肺、膀胱、胆囊均可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脾脏的梗死是猪瘟最有诊断意义的病变,大多数猪瘟病猪都有脑炎,在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常有特征性的坏死和溃癌变化,呈钮扣状。迟发性猪瘟的突出变化是胸腺萎缩和外周淋巴器官严重缺乏淋巴细胞和生发滤泡。
防治方法:
禁止从有猪瘟的国家和地区引进生猪、猪肉和未充分加热的猪肉产品等措施,防止重新引进猪瘟病毒。如出现猪瘟病例则立即采取扑灭方法,销毁感染群的全部猪只,追踪传染源和可能的接触物,彻底消毒被污染场所。
在猪瘟地方流行的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疫苗接种,或疫苗接种辅之以扑灭政策,以控制本病。应加强对猪群进行免疫监测,可以掌握猪群体的免疫水平和免疫效果。

第4题:

什么是猪气喘病?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猪气喘病又称地方流行性肺炎。病原为猪肺炎霉形体。
流行特点:大小猪均有易感受性,其中哺乳仔猪及幻猪最易发病,其次是妊娠母猪后期及哺乳母猪,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春季较多。
临床症状: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病初短声连咳,在早晨出圈后,受到冷空气的刺激,或经驱赶运动或喂料的前后最易听到,同时流少量清鼻液,病重时,为灰白色粘性或脓性鼻液。在病的中期出现气喘症状,呼吸次数60-80次,呈明显的腹式呼吸,此时咳嗽少而深沉。体温一般正常,食欲无明显变化,病的后期,则气喘加重,甚至张口喘气,同时精神不振,猪体消瘦,不愿走动,病程长,但病死率低。
病理变化:病变局限于肺和胸腔内的淋巴结,病变从肺的心叶开始,逐渐扩展到尖叶,中间叶及叶的前下部,呈灰红色、灰白色,硬度增加,外观似肉样或胰样。
防治措施:土霉素碱油剂、盐酸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泰乐菌,磺胺嘧啶、四环素、金霉素、VB6等都有显著疗效。预防一般用猪气喘病兔化弱毒菌苗。

第5题:

什么叫僵猪?如何进行防治?


正确答案: 僵猪:指因饲养管理不当或光线不足、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生长发育受阻的仔猪,表现为皮毛粗乱、精神吊滞、曲背拱腰、极度消瘦,形成两头尖,中间大的“剌猬猪”,僵住不长。防止措施:
(1)淘汰产生僵猪较多的母猪并防止近亲交配,加强妊娠期饲养管理,保证胎儿正常发育,以免“胎僵”;
(2)及时淘汰泌乳性能差的母猪,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做好仔猪吃足初乳、固定乳头、及时补铁、及时将毛乳、缺乳仔猪寄养和并窝等工作,以防“奶僵”;
(3)建立良好环境条件及卫生制度,及时做好防病、治病、驱虫、特殊护理体小瘦弱的仔猪等工作,防“病僵”;
(4)对仔猪提早诱食、补料,保证营养全面,消化率高,适口性好,采取合理的饲喂方法防“食僵”。

第6题:

什么是化学防治?试述在生态茶园建设和无公害茶叶生产中如何合理地应用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来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


正确答案: 应用化学防治时要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控制茶叶农药残留量,做到:
(1)严禁使用剧毒,高毒,蓄积性大,残效期长的农业品种;
(2)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
(3)根据防治对象和农药的性质对症下药;
(4)根据病虫防治指标和茶树生长情况适期施药;
(5)根据有效剂量适量用药;
(6)合理选用施药方法;
(7)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用药和采摘。

第7题:

试述猪瘟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在我国免疫接种是当前防制猪瘟的首要环节和主要手段。
平时预防:中国的兔化毒疫苗是全世界使用最广泛也是最优秀的疫苗,接种后1周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持续1年以上。
自繁自养的养猪户最好控制母猪同期发情、配种、产仔和仔猪免疫,免疫应进行两次,第1次在20~25日龄,第2次在60~65日龄,直至出售或屠宰。种猪在配种前10~15天再免疫一次。目前多采用加大免疫剂量的方法来减小母源抗体(半衰期约为14天)的干扰。接种剂量用4头份免疫剂量较好。外购仔猪育肥的养猪户要确保仔猪进行免疫,如果仔猪没有进行预防免疫要及时免疫。在断乳(60日龄)时初免,剂量可小些,用1头份免疫剂量即可。另外,在猪瘟疫区或受威胁区,疫苗注射剂量亦应加大到正常量的2~4倍。
在猪瘟疫情严重地区对仔猪可进行超前免疫:指仔猪出生后吮吸初乳前进行的免疫接种。在仔猪出生后马上接种猪瘟弱毒疫苗,接种后30~60分钟让其吸吮初乳。
猪瘟的扑灭:
⑴及早确诊,迅速扑杀。对发生猪瘟的养猪户,应立即采取紧急防疫措施,以期迅速扑灭疫情。应尽快确诊,及早上报疫情立即隔离病猪,严格消毒场地、猪舍、用具等。特别是栏内猪群密度大,易感猪较集中(20~45日龄)更应坚决扑杀、深埋,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利用的病猪应尽早屠宰。污染场地、用具和工作人员应严格消毒,防止散毒。20日龄发病猪治愈率低,死亡率可高达100%。
⑵紧急接种。立即作兔化弱毒苗进行紧急接种,应先注射周围无病区和受威胁的猪;对病猪群的猪,应逐头测温,对体温、体况正常的猪,一律注射疫苗,注射时每头猪要换一个针头,并可适当增加剂量至2-5头份,但不得应用二联苗或三联苗。疫苗开封后应于当天用完。稀释后的疫苗应在3~4小时用完。
猪瘟的防制,主要依靠综合性的防疫措施。平时预防措施的基本原则是防止引进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猪群的抵抗力。规模较大的养猪户应坚持自繁自养,若非从外地引进种猪,应选无病猪场购买,购进后隔离饲养20~30天,经诊断和观察无病后,才能合群饲养。

第8题:

猪瘟应该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1)规模猪场应该用荧光抗体法检测淘汰隐性感染猪和带毒猪。
(2)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认真实施
仔猪:20日龄首免,450—600RID(常规疫苗3—4头份)
55日龄二免,600—750RID(常规疫苗4—5头份)
后备母猪:配种前4周免疫750—900RID(常规疫苗5—6头份)
经产母猪:空怀期(产后20天)免疫900—1050RID(常规疫苗6—7头份)
妊娠母猪:原则上不得接种猪瘟疫苗,以避免胎猪感染和造成仔猪免疫耐受。
种公猪:每4个月接种一次,6—7头份。
(3)定期消毒
选择对猪瘟病毒效果好的消毒药,如农福、卫康等定期进行消毒。
(4)免疫前消毒
接种猪瘟疫苗的前一天一定进行一次彻底消毒,避免免疫空白期感染。
(5)集市购入仔猪的免疫
购入后观察一周,无异常情况注射5头份猪瘟疫苗。

第9题:

什么是猪流行性腹泻?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流行性腹泻病毒,属于冠状病毒。临床症状:病猪开始体温稍有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继而排水样大便,呈灰黄色或灰色,吃食或吮乳后部分仔猪发生呕吐,断奶仔猪、肥育猪及母猪持续腹泻4-7天,逐渐恢复正常。成年母猪只发生呕吐和厌食。
病理变化:病变在小肠,肠管膨满、扩张,含有大量黄色液体,肠壁变薄,小肠绒毛变短,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防治措施:无特效药,治疗可参考猪传染性胃肠炎用药,预防用猪流行性腹泻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注射。

第10题:

为什么接种了猪瘟疫苗还会发生猪瘟?


正确答案: (1)疫苗免疫剂量不足,导致免疫效果不确实。欧盟药典规定,肌肉注射剂量为400RID(RID为兔体反应量),而我国每头份为150RID。
(2)免疫程序不合理,出现免疫空白期。
(3)猪瘟强毒株的出现。
(4)免疫抑制病的影响,如圆环病毒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病毒的感染。
(5)慢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猪长期带毒、排毒。
(6)妊娠母猪感染野毒,造成仔猪发病或出现免疫耐受现象。
(7)免疫接种时操作有误。
(8)饲料受霉菌毒素污染。
(9)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10)饲料中长期添加影响抗体生成的药物,如四环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