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鸡育雏期怎样防疫?

题目

珍珠鸡育雏期怎样防疫?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珍珠鸡的防疫方法和免疫程序与普通鸡相同,预防用药及免疫接种均可按普通鸡方法和程序执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珍珠鸡种蛋怎样消毒?


正确答案:新收集的种蛋用熏蒸法消毒,入孵前的种蛋用0.1%新洁尔灭或1.5%福尔马林或0.02%高锰酸钾浸泡2分钟消毒。

第2题:

鹅育雏期的温度,育雏结束时育雏室育雏期的温度,应保持()。

  • A、自然温度
  • B、26℃-27℃
  • C、30℃-32℃

正确答案:A

第3题:

育雏阶段,怎样进行雏鸡舍的舍温监测?


正确答案: (1)检查温度计。
(2)看鸡施温:通过观察雏鸡的分布、行为、精神状态判断雏鸡培育温度是否恰当。温度适宜:雏鸡食欲正常,引水正常,羽毛生长良好,活泼好动,分布均匀,安静。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饮水量增加,伸颈,张口呼吸。温度过低:雏鸡靠近热源,打堆,运动减少,尖声鸣叫。

第4题:

怎样采集珍珠鸡的精液?


正确答案: 采精采用按摩法,需2~3人配合完成,一人坐在长凳上,将公鸡头朝后、胸部压在腿上固定,腹部和泄殖腔虚悬于腿外;也可将鸡胸部直接放在长凳上、二腿垂在凳下固定,有时也可将鸡身体夹在左肘和左腰间固定。用力要适度。另一人用右手沿公鸡后背部向尾方向有节奏地按摩数次,同时,左手在雄鸡腹部柔软处按摩,激起它的性欲。然后左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跨于泄殖腔(肛门周围)两侧迅速按摩抖动,等其引起冲动、交尾器勃起而翻出排精时,右手迅速用集精器收集精液,同时用左手在泄殖腔两侧挤压、促其排精。
公鸡一般每周采精2次或5天采精1次。

第5题:

鹅育雏期的温度,1日龄育雏室育雏期的温度,应保持()。

  • A、20℃-26℃
  • B、27℃-29℃
  • C、30℃-32℃

正确答案:C

第6题:

怎样控制育雏室的温度?


正确答案: 温度是石鸡育雏成功与否的关键。
热源有电热和水暖、火炉、火炕、烟道等。如果是电热取暖,应该防止漏电和防止超负荷;如果是暖气取暖,应该注意暖气分布位置;如果是火炉、火炕、烟道取暖,应该防止冒烟。无论哪种方式取暖,都应该保证热量分布均匀,不应该有死角。石鸡育雏要求保温时间长,而且保持较高的温度。在1~5日龄要求环境温度控制在35~37℃,以后每4天降低1℃,至12日龄以后,每3天降低1℃,满3周龄开始每2天降低1℃,满4周龄开始每天降低1℃,直至育雏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为止,即可脱温。或育雏温度降至20℃以后,可以基本脱温,但在阴雨天气温低于18℃时,应该适当进行供暖保温。

第7题:

育雏期应该怎样保持光照?


正确答案: 育雏期间的合理光照,有利于采食、饮水,可促进雏鹑的生长发育,光线不足,会推迟开产日期。最好采用单层平养方式,有利于采光。
一般第一周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3~4瓦,10平方米的地面挂一只25瓦的白炽灯泡,一周后可改为每天14~16小时光照,采用每平方米1~2瓦的亮度。其他时间也应开小灯照明,便于采食、饮水。每天日落后开灯,掌握好照明时间。15~40日龄的仔鹌鹑,要适当减光,每天保持10~12小时的自然光照就可以了,这个时期如果光照过长,就会使鹌鹑性早熟,导致早产早衰,影响后期的产蛋性能。40日龄后的成年鹌鹑则要求增加光照,通过光照对鹌鹑眼睛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鹌鹑脑垂体发育,增加了雌性激素的分泌,从而可以促进鹌鹑卵巢发育,提高产蛋量,一般在产蛋初期和产蛋高峰期,光照要达到14~16小时,后期可以延长到17小时,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2.5~3瓦比较适宜。

第8题:

怎样控制珍珠鸡育雏期的湿度?


正确答案:育雏前期,育雏室保持60%~65%的相对湿度,育雏后期对湿度要求不严,保持正常湿度即可。

第9题:

育雏期的光照,育雏室育雏期的光照时间应()。

  • A、迅速降低
  • B、逐渐减少
  • C、平稳不变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珍珠鸡育雏期对光照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在密闭式鸡舍,1~2日龄的雏鸡需23小时,3~7日龄需20小时,2周龄需16小时,3周龄公雏需12小时,母雏14小时。光照设计为1~10日龄3瓦/平方米,11~21日龄2瓦/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