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液氧泵有汽蚀现象,如何处理?

题目

如何判断液氧泵有汽蚀现象,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当液氧泵发生振动,泵的出口压力表压力激烈波动,电机的电流也波动较大或电流较低时,则可判断为有"汽蚀"现象,即有部分液体在泵内汽化。
处理方法:打开液氧泵的排放小阀,排出气体,等小阀内排出液体后关闭,如还未有效果,停液氧泵,重新预冷后再启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防止离心泵发生汽蚀?


正确答案: (1)水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水泵的实际吸水高度;
(2)水泵吸水管路应尽可能地缩短长度,并减少不必要的弯头、阀门等附件.以减少吸水管路的阻力损失;
(3)在一定的吸水高度下,原则上不允许提高水泵的转速,如要提高,则必须降低水泵的吸水高度;
(4)最好使水泵经常维持在铭牌上的额定参数附近运行;
(5)容易受到汽蚀影响的水泵部件,应选用抗汽蚀性能较好的材料或进行表面硬化处理。

第2题:

离心式液氧泵一般容易发生哪些故障,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液氧泵最常见的故障是密封处泄漏。对于机械密封的结构,关键是摩擦副动静环的密封面接触不良。它与密封面的研磨质量、泵轴及波纹管的装配质量、摩擦副的材质有关。
对于迷宫式密封结构,则与密封间隙及密封气压力的调整有关。其他故障及处理方法如下:
1)泵不能启动:
电流不通。应重新检查电路,接通电流;
转子卡住或间隙太小。应拆泵检查,调整间隙。
2)启动后不排液:
泵的转向相反。检查电机转向,改变电源接线;
泵未充分预冷,有气体产生。应停泵,重新进行充分预冷;
泵的进口管道堵塞或进口阀未开。需停泵,拆开管路检查。
3)泵的出口压力降低或流量不足:
电压低,电动机转速下降。应检查电源电压;
进口压力过低。检查液氧液位和泵进口压力,检查进口阀是否冻结,进口管路是否堵塞;
泵出口管路破裂、接口法兰处有泄漏,或出口阀冻结;
叶轮堵塞或损坏。应拆下清洗或更换叶轮;
密封损坏。应更换已损坏的零件。
4)泵发生振动及噪声:
电动机轴与液氧泵轴安装不同心。应调整到技术要求范围之内;
滑动轴承磨损太大,径向定位作用消失。需更换新的滑动轴承;
旋转零件与固定零件发生摩擦或咬住。应按要求调整间隙,咬伤严重的部位应进行修理或更换,并检查安装的同心度;
紧固零件或转子上的零件松动。应均匀拧紧;
泵产生严重气蚀。
5)外露中间座结霜:
密封处磨损或密合面密合不良;
泵的排出管路破裂或接口法兰泄漏;
绝热保冷不好。
6)电动机电流超过额定值:
叶轮与泵壳、泵盖间隙太小,或有杂质微粒落入间隙。应停泵调整或清洗;
机身与转子不同心或泵轴弯曲,应检查装配质量;
电压过低。

第3题:

活塞式液氧泵常见故障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高压液氧泵的常见故障有:
1)出口压力低。泵的转向错误、泵的转速不够、泵内有蒸气、进口过滤器堵塞等原因都可能造成泵的出口压力降低。处理方法是:停泵查看转向,如转向错误就调换电机接线;如转速不够需通知电工检查处理;如是泵内有蒸气就应停泵,打开排气管路,重新预冷;如是过滤器堵塞,就需拆开检查处理。
2)马达过载。叶轮组装不好、马达轴承润滑不好、输入电流过大等原因可能造成马达过载。需拆泵检查叶轮间隙、并作调整;填加润滑脂;请电工检查输入电流并加处理。
3)轴承温度低。冷却时间过长或密封泄漏可能造成轴承温度低。处理方法是:检查密封气的流量及压力。

第4题:

卧式离心泵在运行中如何判断发生了汽蚀?并应采取哪些措施消除汽蚀?


正确答案: 能够从水泵运行时真空表的真空值或水位情况判断水泵是否产生了汽蚀。
如果产生汽蚀现象应减少该泵的出水量或提高水池水位,严重时应停止运行。

第5题:

真空泵气缸过热有何现象,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现象:1.气缸外壁冒烟,甚至油漆变色爆裂,2.泵出口排污管冒青烟,3.吸入气体温度高于正常工作温度,处理:气缸长时间过热,会造成泵体的损坏必须及时检查,发现并加以消除,检查冷却水流程,加大冷却水量,长时间不见效,切换泵.

第6题:

一台液氧泵跳车时,如何紧急处理?


正确答案: 迅速将另一台泵加负荷,提高转速恢复氧气压力,达到正常。

第7题:

要避免液氧泵的汽蚀应注意(),(),(),()等问题。


正确答案:降低泵的安装高度,提高泵的进口压力;加强液氧管路的保冷;空运转的时间不应太长;液氧吸附器预冷要彻底

第8题:

如何判断泵发生汽蚀?发生汽蚀时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判断泵发生汽蚀的方法:泵发生汽蚀是由于入口压力或液位太低造成。当泵发生汽蚀时,泵体发生振动,排量不均,电流大幅度波动,声音不正常。
处理方法:打开放空阀,对泵进行放空,提高液位的高度;如泵还发生汽蚀,则是泵体问题,应检查泵是否有问题。

第9题:

如何防止发生汽蚀现象?


正确答案: 为防止汽蚀现象出现,必须做到:有效汽蚀余量(NPSH)a大于必需汽蚀余量(NPSH)γ,有效吸上真空度Hsa小于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Hs,具体要求是:
(NPSH)a≥(Δhr)(1+α)
α=0.1~0.3
或(NPSH)a=(NPSH)r+S1
S1值对一般常压操作泵取0.6~1.0米,对真空塔底泵取2~3米。
为满足上述要求,在选泵时可选取必需汽蚀余量值较小的泵。当泵选定之后,要设法提高有效汽蚀余量,办法是合理确定吸入容器液面与泵之间的高差,使之灌注操作时有较大的灌注头,吸上操作时,吸上高度较小;合理地选用吸入管线的直径,而且尽量短而直,从而减小吸入管系的阻力。
为了防止汽蚀,在泵的结构上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①采用双吸叶轮;
②增大叶轮入口面积;
③增大叶轮进口边宽度;
④增大叶轮前后盖板转弯处曲率半径;
⑤叶片进口边向吸入侧延伸;
⑥叶轮首级采用抗汽蚀材料;
⑦设前置诱导轮;
对于现有泵,防止汽蚀的措施有:
①通流部分断面变化率力求小,壁面力求光滑;
②吸入管阻力要小;
③正确选择吸上高度;
④汽蚀区域贴补环氧树脂涂料。

第10题:

什么是汽蚀现象?它对泵的工作有何危害?如何防止汽蚀的发生?


正确答案: 汽蚀现象一般发生于水泵的入口。由于泵入口的压力相对较低,具有一定温度的水在压力突降时发生汽化,从而对泵入口处构件及入口侧叶轮所造成的剥蚀现象称为汽蚀。
汽蚀的结果是破坏水泵的材料,加剧水泵的噪声和振动,降低水泵的工作性能和效率。 防止汽蚀发生的措旋:①改进泵的入口几何尺寸,例如适当加大叶轮入口直径与加大叶片的入口边宽配合使用;②采用双吸式叶轮;③在离心泵叶轮前加装诱导轮;④采用双重翼叶轮;⑤合理地确定泵的几何安装高度及吸入管的流动损失;⑥加装低速前置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