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油的物化性质包括()。A、烟气组成B、空气量C、烟气热焓D、导热系数

题目

燃料油的物化性质包括()。

  • A、烟气组成
  • B、空气量
  • C、烟气热焓
  • D、导热系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了增强空气预热器的传热效果应该( )

A.增强烟气侧和空气侧的换热系数

B.增强烟气侧换热系数减弱或降低空气侧换热系数

C.降低烟气侧换热系数减弱或增强空气侧换热系数

D.以上方法都适合


正确答案:A

第2题:

(2015年)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用于计算烟气出口速度的烟气量是( )。

A.标态烟气量
B.干烟气量
C.湿烟气量
D.工况烟气量

答案:D
解析:
大气章节相关考点总结:排气筒(烟囱)实际的烟气排放温度一般大于0°C,因为烟气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再者温度越高,抬升高度越高,越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根据克拉伯龙方程PV nRT?(T为绝对温度),同样的烟气的温度越高,其体积越大,导致浓度越小,但判断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采用的是标态下的干烟气浓度,即浓度对标,需要把实际(工况)烟气量转换成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量,然后得出浓度对标;但烟气的速度不需要对标,不需要转换,转换也没有任何意义,故烟气的速度对应的是实际或者工况烟气量,通过排气筒的实际(工况)烟气量除以排气筒的面积即可直接得到,求烟气实际速度的目的是为了求烟气抬升的高度。

第3题:

过剩空气系数过大时会有()现象。

A、炉膛温度上升

B、传热效果好

C、烟道气量少

D、烟气带走热多


参考答案:D

第4题:

烟气焓
1kg固体或液体燃料所生成的烟气在等压下从0℃加热到θ℃所需要的热量。

第5题:

(2013年)计算烟气出口速度应使用的烟气量是( )。

A.标准状态烟气量
B.理论烟气量
C.实际烟气量
D.干烟气量

答案:C
解析:
计算烟气出口速度为实际的速度,目的是为了获得到烟气抬升高度(烟气抬升高度取决于烟气出口速度带来的初始动量、烟气和环境的温度差的热动力);
大气预测时出口速度以及烟气量的问题:排气筒(烟囱)实际的烟气排放温度一般大于0°C,因为烟气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再者温度越高,抬升高度越高,越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根据克拉伯龙方程PV nRT?(T为绝对温度),同样的烟气的温度越高,其体积越大,导致浓度越小,但判断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采用的是标态下的干烟气浓度,即浓度对标,需要把实际(工况)烟气量转换成标准状态下的干态烟气量,然后得出浓度对标;但烟气的速度不需要对标,不需要转换,转换也没有任何意义,故烟气的速度对应的是实际或者工况烟气量,通过排气筒的实际(工况)烟气量除以排气筒的面积即可直接得到。

第6题: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用于计算烟气出口速度的烟气量是( )。

A.标态烟气量
B.干烟气量
C.湿烟气量
D.工况烟气量

答案:A
解析:
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及各种行业排放标准中的浓度限值都是指标态(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下的干空气状态的值。监测部门给出的烟气量数据也是根据相应的参数转为标态下的烟气量。

第7题:

计算烟气出口速度应使用的烟气量是()。
A.标准状态烟气量 B.理论烟气量 C.实际烟气量 D.干烟气量



答案:A
解析: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及各种行业排放标准中的浓度限值都是指:在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干空气状态的值。监测部门测出的废气浓度值(写在监测报告中)都已经转为标态下的值。浓度=质量/体积;这里体积是指标态下千空气体积,据实际采样的体积要用公式计算转换。烟气量的单位是m3/h,烟气出口速度的单位是m/h,烟气出口速度=烟气量/烟道口面积。如果要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烟气量应为标准状态烟气量。如果是监测部门给出的烟气量数据,也是根据相应的参数转为标态下的烟气量。如果还不清楚,参见《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2008—03—01实施)。

第8题:

提高烟气流速,金属壁的导热系数()。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参考答案:A

第9题:

计算烟气出口速度应使用的烟气量是()。

A:标准状态烟气量
B:理论烟气量
C:实际烟气量
D:干烟气量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炉内烟气对水冷壁的主要换热方式是()。

A导热换热;

B辐射换热;

C对流换热;

D导热和辐射换热。


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