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水分有哪些?水分含量高对气化生产有何影响?

题目

煤中水分有哪些?水分含量高对气化生产有何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煤中的水份有哪几种?水份含量高对气化生产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根据水份的结合状态,可分为内在水份、外在水份、结晶水三大类。
煤中水份含量高,相对降低了煤的有效成份,不利于德士古气化,同时煤中水份含量高,在煤斗中易发生架桥现象,不利于连续生产。

第2题:

进入H1201的煤表面水分控制指标是多少?表面水分过大时对磨机工艺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进入磨机的表面水分应小于8%,当表面水分过高时,易出现故障。如煤仓架桥,皮带跑空,如磨机煤中断供给,制浆水难以控制,浓度不稳定等。所以应当控制进入磨机煤的表面水分。

第3题:

煤中水分的存在对锅炉工作有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1)煤中水分的存在,使煤中的可燃质相对减少,降低了煤的低位发热量;(2)在燃烧过程中,因水汽化吸热降低了炉膛温度,不利于燃烧,燃烧热损失增大;(3)水变成水蒸汽后,增大了排烟容积,使排烟热损失增大,且使引风机电耗增加;(4)因烟气中水蒸汽增加,加剧了尾部受热面的积灰与腐蚀;(5)原煤水分过多,引起煤粉制备工作的困难,易造成煤仓及给煤设备的堵塞现象。

第4题:

煤中的水分与灰分,对煤的发热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煤中的水分和灰分都是有害的物质。单纯就煤的发热量来讲,每增加1%的水分或灰分,煤的发热量就会降低50-80kcal/kg。

第5题:

造气气化过程对煤的水分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煤中的水分包括外在水分(又称湿存水),内在水分(又称吸附水)及化合水。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含量不仅直接影响煤的热值,而且影响气化过程。水分含量增高,会降低造气炉内的温度,降低蒸汽分解率,减少发气量。过湿的煤块在筛分过程中,细小的煤粉容易粘在筛网上,降低筛分效率。过湿的煤粉带入造气炉,使气化条件恶化,增加系统阻力,煤粉被气体带出炉外,增加除尘的负荷,容易堵塞设备和管道。因此,要求入炉煤水分含量低于5%。

第6题:

煤中水分增加对锅炉运行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1)煤中水分增加,使燃烧温度下降,影响燃烧稳定性,而且还影响煤的燃尽。
(2)煤中水分增加,使锅炉的烟气量增加,增加排烟热损失,还增加引风机的电耗。

第7题:

乳粉水分含量的高低对产品质量有何影响?哪些因素使乳粉水分含量过高?


正确答案: 乳粉中的水分,不仅作为产品的质量标准,代表产品受热程度,而且也是喷雾干燥过程自动控制的主要参数。乳粉的含水量与排风温度有密切关系。水分过高,会加速乳粉中细菌繁殖而产生乳酸,使酪蛋白变性而成为不溶性物质,从而使乳粉的溶解度下降。经验证明,乳粉水分少于3﹪时,贮存期一年以上,溶解度保持不变;水分3﹪~5﹪时,一年后溶解度略有变化;当水分提高到6.5﹪~7﹪时,在贮存不太长的时间内,蛋白质可能完全不溶解,产生陈败味,同时产生褐变。而水分过低,又易引起氧化臭味。影响乳粉水分含量高低的因素有:
1、浓乳浓度低,高压泵压力低,喷雾粒度大使干燥不充分。
2、进风温度低或喷雾量大,使排风温度降低;当气候潮湿的时候,未能提高排风温度。
3、高压泵压力波动太大(高压泵本身故障或浓乳粘度大)。
4、雾化器雾化不好,雾滴不易干燥。
5、风机出现故障或空气过滤器堵塞,使进风或排风量不够。
6、空气加热器泄漏,使进风温度高,蒸发能力下降。

第8题:

煤中水分变化对输煤系统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1.煤中水份大,易引起设备粘煤、堵煤,严重时会中止上煤,影响生产。
2.煤中水份很大,在输煤过程中,会产生自流,给上煤造成困难。
3.煤中水份大,在严寒的冬季,会使来煤和存煤冻结,影响卸煤和上煤。
4.煤中水份很小,在来煤卸车和上煤时,煤粉很大,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环境卫生,影响职工身体健康。

第9题:

煤中水分有哪几部分组成?煤中水分有何危害?


正确答案: 煤中的水分的存在状态分为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结晶水。
水分增加将影响燃料的着火和燃烧速度,增大烟气量,增加排烟热损失,加剧尾部受热面的腐蚀和堵灰。

第10题:

叙述原料煤中水分对气化的影响。


正确答案: 1)过高的水分,增加了干燥所需热量,从而增加了氧气消耗量。
2)水分过大,煤处于潮湿状态,易形成粉煤粘结,不便煤的筛分,使人炉粉煤量增加。
3)入炉煤水分过大,干燥不能充分,导致干馏过程不能正常进行,而未充分干馏的进入气化段后,又会降低气化段的温度,最终导致甲烷生成反应,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还原反应速度大大降低,煤气的生成即气化条件变坏,煤气质量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