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原油稳定装置工艺操作中,实际上闪蒸后原油温度总是()闪蒸压力下原油的饱和温度,因此实际汽化率(收率)也低于理论计算值。
第1题:
负压原油稳定装置工艺操作中,实际汽化率与理论计算值之差的大小取决于()。
第2题:
原油稳定方法中,()的闪蒸温度需在原油脱水温度或原油热处理温度基础上,再进行加热(或换热)升温才能满足闪蒸温度要求。
第3题:
原油稳定方法中,( )是指原油经油气分离和脱盐脱水之 后,再进入原油稳定器,在负压条件进行一次闪蒸,脱除挥发性轻烃,从而使原油达到稳定的方法。
第4题:
原油稳定方法中,()稳定法可以使80%以上的丁烷留在原油中,同时还保留了相当数量乙烷和丙烷,所以实际上原油并没有完全稳定。
第5题:
负压原油稳定装置工艺操作中,原油泡沫层高度越低表明闪蒸过程中起泡()。
第6题:
在负压罐内,原油在稳定下的饱和蒸汽压()系统压力,轻组分才能从原油中回收。
第7题:
简述负压原油稳定装置原油温度的影响。
第8题:
负压原油稳定装置工艺操作中,对泡沫高度影响较大的是()。
第9题:
由于负压原油稳定装置的稳定塔操作压力低,故一般原油的加热温度也不高,均在()左右。
第10题:
原油稳定方法中,()的闪蒸温度需在原油脱水温度或原油热处理温度基础上,再进行加热(或换热)升温才能满足闪蒸温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