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粮食仓库制定灭鼠方案应考虑的因素有老鼠的种类、习性、密度和()

题目

在粮食仓库制定灭鼠方案应考虑的因素有老鼠的种类、习性、密度和()

  • A、老鼠分布
  • B、粮食的种类
  • C、水分
  • D、空隙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建立行为矫正方案因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行为矫正方案应描述家庭或支持人员改变的情形;
②以功能性评估资料为依据建立行为矫正方案;
③行为矫正方案应遵循人类行为的基本原理;
④行为矫正方案应配合实施者的能力、资源和价值。

第2题:

药品仓库防鼠可以选用的是()。

  • A、挡鼠板
  • B、老鼠夹和捕鼠笼
  • C、灭鼠药
  • D、粘鼠板
  • E、电猫

正确答案:A,B,D,E

第3题:

仓库选址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1.合理布点。2.交通方便。3.水电供应便利。4.地形平坦。5.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不迁或少迁民户。6.环境适宜。7.地质构造稳定,地基坚实。

第4题:

在AGC策略制定中,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应考虑的因素有:
(1)考虑上游来水量。尽可能使水电厂最大限度的利用上游来水量,以不弃水或少弃水为原则,尽量保持水电站在较高水头下运行。
(2)依据给定的发电负荷曲线或实时给定的水电站总有功功率。
(3)维持电力系统频率在一定水平下运行。根据电力系统的频率瞬时偏差或频率偏差的积分值,确定水电站的总出力,直接参加电力系统的调频任务。
(4)综合因素。如按电力系统功率和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按电力系统对功率的要求和下游用水量的需求等。

第5题:

依据小地老虎的哪些生活习性制定其防治方案?


正确答案: (1)昼伏夜出;傍晚施药
(2)趋光性;黑光灯
(3)趋化性;糖醋液诱杀
(4)远距迁飞;不调查越冬基数
(5)地下危害;灌根处理
1、主要习性(发生规律)
成虫每雌可产卵800—1000粒,最高达3000粒以上。成虫对黑光灯趋性强。成虫具强烈趋化性,喜吸食糖蜜等带有酸甜味的汁液。具有远距离迁飞能力(飞行总距离达1500—2500km)。5-6龄幼虫,每头一夜可交断幼苗3—5株。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比较疏松的沙质壤土,易透水,排水快,适于地老虎的繁殖。
2、防治方法
(1)诱杀成虫:黑光灯诱杀成虫;糖醋液诱杀成虫: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或用孢菜水加适量农药,在成虫发生期设置,均有诱杀效果;性诱剂诱杀成虫
(2)诱杀幼虫:毒土法:用40%甲基异硫磷0.5升,加适量水,喷拌细砂土50千克,或用50%敌敌畏l份,加适量水后拌细砂土100份,每公顷用毒土300-375千克,顺垄撒施在玉米幼苗根附近。毒饵法:用90%敌百虫500克,拌棉籽饼5千克,或用2.5%敌百虫粉500克,拌鲜菜50千克,每公顷用毒饵75千克,或用毒草225-300千克,傍晚撒在玉米行间。
(3)药剂处理土壤:应用较多的是辛硫磷颗粒处理土壤。具体配制和施用方法:将5%辛硫磷颗粒每公顷30kg或25%辛硫磷微胶囊剂每公顷15kg加上筛过的细土225kg,拌匀后施天真无邪幼苗周围,按穴施入。
(4)喷雾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敌杀死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估液均匀喷雾。
(5)农业防治:在收获之后(或冬闲田),及时进行翻耕晒田,可以大量杀死土中的幼虫和蛹;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水旱轮作,或结合苗期灌水,能有效控制该虫的发生。
(6)人工捕杀:在高龄幼虫盛发期,每天早晨巡视田间,根据被害植株(幼苗)出现情况,扒开松土捕杀其中的幼虫。采用新鲜泡桐叶、莴苣或烟叶,用水浸泡后,于幼虫盛发期傍晚放人菜田内,次日清晨翻开叶片进行人工捕捉。可采用鲜草或菜叶,在莱田内撒成小堆诱集捕捉。

第6题:

仓库害虫已经脱离了田野生活,长期生活在仓库中,形成了能适应仓库环境的生活习性。因此仓库害虫的防治方法应采取()相结合的办法。


正确答案: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第7题:

下列对仓库管理描述错误的是()。

  • A、经常开启仓库的窗户以便通风
  • B、货物堆放应正对仓库大门便通风
  • C、应紧靠仓库种植草及树木
  • D、仓库中使用诱饵捕杀老鼠
  • E、仓库中应撒水以防止灰尘

正确答案:A,B,C,D,E

第8题:

仓库害虫已经脱离了田野生活,长期生活在仓库中,形成了能适应仓库环境的生活习性。因此仓库害虫的防治方法应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战术方案制定的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考虑充分发挥本方各方面的优势
2.考虑抑制对方的长处,不让对方发挥其优势。

第10题:

每年确定突击灭鼠时间,主要从鼠类的生态习性制订。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