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吊桥的主跨和边跨常用的比值为2∶1和3∶1。

题目

柔性吊桥的主跨和边跨常用的比值为2∶1和3∶1。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六等跨连续梁,为使跨中支座的左、右截面出现最大剪力,活荷载应布置在:()。

A.1、2、4、6跨

B.1、2、3、6跨

C.1、3、4、6跨

D.1、3、5、6跨


参考答案:C

第2题:

五等跨连续梁,为使边支座出现最大剪力,活荷载应布置在()。

A.1、2、5跨;

B.1、2、4跨;

C.1、3、5跨;

D.2、4跨;


正确答案:C

第3题:

为保证钢梁的横向刚度,其梁中心距与跨度之比即(宽跨比)应同时满足下列规定:下承式简支和连续桁梁边跨不应小于1/20;连续桁梁除边跨外其余各跨不应小于()。简支板梁其宽跨比不应小于1/15,主梁中心距不应小于2.2m。


参考答案:1/25

第4题:

为使5等跨连续梁的边跨跨中出现最大正弯矩,其活荷载应布置在(  )。

A、第2和4跨
B、第1、2、3、4和5跨
C、第1、2和3跨
D、第1、3和5跨

答案:D
解析:
根据超静定梁的影响线可知,活荷载只有布置在影响线的顶点时才会产生最大弯矩。5跨连续梁要求边跨最大弯矩,应从首跨开始隔跨布置,则活荷载应该布置在第1、3、5跨。

第5题:

当有主次梁楼盖的混凝土不能连续浇注时,施工缝应留在(  )。

A.主梁跨中1/3范围内
B.次梁跨中1/3范围内
C.主梁跨边l/3范围内
D.次梁跨边l/3范围内

答案:B
解析:
施工缝一般宜留在结构受力(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与柱子交接处的水平面上,或梁的下面,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高度大于1m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在楼板底面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平板的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处;对于有主次梁的楼板结构,宜顺着次梁方向浇注,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第6题:

五等跨连续梁,为使第三跨跨中出现最小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

A.1、2、5跨;

B.1、2、4跨

C.1、3、5跨;

D.2、4跨;


正确答案:D

第7题:

当有主次梁楼盖的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施工缝应留在(  )。

A、主梁跨中1/3范围内
B、次梁跨中1/3范围内
C、主梁跨边1/3范围内
D、次梁跨边1/3范围内

答案:B
解析: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②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③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④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⑤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⑥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处;⑦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竖壁上;⑧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⑨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第8题:

为保证钢梁的横向刚度,其梁中心距与跨度之比即()应同时满足下列规定:下承式简支和连续桁梁边跨不应小于1/20;连续桁梁除边跨外其余各跨不应小于1/25。简支板梁其宽跨比不应小于1/15,主梁中心距不应小于2.2m。


参考答案:宽跨比

第9题:

如下图五等跨连续梁,为使第2和第3跨间的支座上出现最大负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以下几跨(  )。

A.第2、3、4跨
B.第1、2、3、4、5跨
C.第2、3、5跨
D.第1、3、5跨

答案:C
解析:
根据超静定梁的影响线可知,活荷载只有布置在影响线的顶点时才会产生最大弯矩。五等跨连续梁要在第2和第3跨之间的支座上出现最大负弯矩,应从支座相邻两跨(第2跨和第3跨)布置,然后隔跨布置,则活荷载应该布置在第2、3、5跨。

第10题:

施工后浇带在相邻两柱间最合理的位置为( )。
A.1/2柱跨处
B.1/3柱跨处
C.支座边
D.任意位置均可


答案:
解析:
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