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深基坑开挖采用放坡无法保证施工安全或现场无放坡条件时,一般采用

题目

当深基坑开挖采用放坡无法保证施工安全或现场无放坡条件时,一般采用()的临时支护。

  • A、支护结构
  • B、深层水泥搅拌桩
  • C、横撑式支撑
  • D、悬臂式挡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深基坑土方开挖,当施工现场不具备放坡条件时,一般采用支护结构进行临时支挡,以保证基坑的土壁稳定。常见支护方法有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水泥土桩墙和逆作拱墙。其中排桩支护的适用条件的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以上都可以

答案:D
解析:
排桩支护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适用于可采取降水或止水帷幕的基坑。

第2题:

关于土方开挖放坡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坡度通常用1:K表示,K指的是放坡系数
B.土壤类别越低,放坡起点越深
C.机械挖土时,在坑上作业为保证人、机的安全,故放坡系数较大
D.放坡系数根据开挖深度、土壤类别、施工方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内容考查】此题考查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
【选项分析】放坡的坡度以放坡宽度B与挖土深度H之比表示,即K=B/H,式中K为放坡系数。放坡系数根据开挖深度、土壤类别以及施工方法(人工或机械)决定。土壤类别越高,放坡起点越深,K值越小(即坡度越陡)。机械挖土时,在坑上作业为保证人、机的安全,故K值较大。当开挖深度小于放坡起点深度时,不需要放坡,可以垂直开挖。

第3题:

抢修施工时土方开挖中,视现场土质情况,当工作坑深度超过()米时应考虑放坡,当埋深过大时应考虑做台阶二次放坡。

A.0.5-0.8

B.0.8-1.0

C.1.0-1.5

D.1.5-2


参考答案:D

第4题:

软土层采用多级放坡开挖的基坑,坡间放坡平台宽度不应小()。

  • A、1米
  • B、1.5米
  • C、2米
  • D、3米

正确答案:D

第5题:

关于深基坑土方开挖的说法, 正确的有()。

A.放坡挖土属于无支护结构
B.分层厚度宜控制在3m以内
C.多级放坡开挖时,破间平台宽度不小于3m
D.采用土钉墙支护的基坑开挖应分层分段进行,每层分段长度不宜大于20m
E.采用逆作法的基坑开挖面积较大时,宜采用中心岛式开挖

答案:A,B,C
解析:
挖土方案:
(1)有支护方案:中心岛式挖土、盆式挖土、逆作法挖土;无支护方案:放坡挖土。
(2)分层开挖厚度宜控制在 3m 以内。
(3)多级放坡开挖时,坡间平台宽度不小于 3m。
(4)土钉墙支护基坑开挖,应采用分段分层开挖,每层分段长度不宜大于 30m。
(5)采用逆作法法的基坑开挖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盆式开挖,先挖中部结构、然后再分块、对称开挖周边等。
(6)土方开挖注意要点:
1)在坑边堆置弃土、材料、移动机械时,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土质良好时,要距坑边 1m以外,堆放高度不应超过 1.5m。
2)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 2.5m; 挖土机间距应大于 10m
3)采用人工开挖时,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应预留 15~30cm 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4)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 20~30cm 厚土层采用人工挖除。

第6题:

在下列( )情况下可采用支撑加固坑壁。

A.基坑开挖而影响附近建筑物,不能放坡开挖
B.较深基坑放坡开挖不经济
C.垂直开挖边坡不稳定
D.基坑为不稳定的含水土壤,放坡开挖无法保持边坡稳定
E.较深基坑垂直开挖不经济

答案:A,B,D
解析:
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支撑加固坑壁:由于基坑开挖而影响附近建筑物,不能放坡开挖者;基坑为不稳定的含水土质,放坡开挖无法保持边坡稳定者;较深基坑采用放坡开挖不经济者。

第7题:

放坡基坑施工中,当边坡有失稳迹象时,应及时采取( )或其他有效措施。

A、削坡
B、坡顶卸荷
C、坡脚压载
D、断续开挖
E、加快施工进度

答案:A,B,C
解析:
2020教材P127 / 2019教材P128
基坑边坡稳定控制措施:6)在整个基坑开挖和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应严密监测坡顶位移,随时分析监测数据。当边坡有失稳迹象时,应及时采取削坡、坡顶卸荷、坡脚压载或其他有效措施。

第8题:

岛式土方开挖时,当高度大于4m时,应采用( )形式,坡间放坡平台宽度不应小于4m。

A.单级放坡
B.二级放坡
C.三级放坡
D.四级放坡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土石方开挖。高度大于4m时,应采用二级放坡形式,坡间放坡平台宽度不应小于4m,每级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1.5,总边坡坡度不应大于1:2.0。

第9题:

下列关于基坑放坡的要求,其中不正确的是()

A、按是否设置分级过渡平台,边坡可分为一级放坡和分级放坡两种形式
B、在周围条件允许情况下,宜采用全深度放坡或部分深度放坡
C、上级放坡坡度宜缓于下级放坡坡度
D、放坡设计与施工时应考虑雨水的不利影响

答案:C
解析:
3.基坑放坡要求
按是否设置分级过渡平台,边坡可分为一级放坡和分级放坡两种形式。在场地土质较好、基坑周围具备放坡条件、不影响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及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基坑宜采用全深度放坡或部分深度放坡。
放坡应以控制分级坡高和坡度为主,必要时辅以局部支护结构和保护措施,放坡设计与施工时应考虑雨水的不利影响。
当存在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地下水时,应采取降水措施或深层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截水措施。
分级放坡时,宜设置分级过渡平台。分级过渡平台的宽度应根据土(岩)质条件、放坡高度及施工场地条件确定,对于岩石边坡不宜小于 0.5m,对于土质边坡不宜小于 1.0m。下级放坡坡度宜缓于上级放坡坡度。

第10题:

基坑为不稳定的含水土壤,放坡开挖无法保持边坡稳定者,或采用支撑加固坑壁。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