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在G.653光纤上进行WDM传输,人们利用了很多技术,除了()
第1题:
基于G.653光纤的波分传输系统,受限于非线性的影响,这里的非线性因素主要指的是四波混频效应。影响四波混频效应的因素有()。
A.光纤色散系数
B.波长间隔
C.入纤光功率
D.光纤的有效面积
第2题:
一段3Km长的光纤,输入光功率1mW(波长为1310nm)时,输出光功率为0.8mW。请计算这段光纤在该波长下的损耗系数为多少?若该类型光纤在1550nm波长下的损耗系数为0.25dB/km,那么1mW的1550nm波长光信号经10km长该类型光纤传输后,输出光信号功率为多少?
第3题:
DWDM系统是指波长间隔相对较小,波长复用相对密集,各信道共用光纤一个()窗口,在传输过程中共享光纤放大器的高容量WDM系统。
第4题:
WDM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第5题:
()技术可使只能采用一个波长的光作为载波的单一光信道变为数个不同波长的光信道,同时在光纤中传输,使通信容量成倍提高。
第6题:
一段20km长的光纤,一端入纤光功率为0dBm(波长1310nm)时,另一端出纤光功率为-1 dBm。(1)计算这段光纤在该波长下的损耗系数为多少?(2)若该类型光纤在1550nm波长下的损耗系数为0.25 dBm/km,那么1mW的1550nm波长光信号经20km长该类型光纤传输后,输出光信号功率为多少?(结果可有根号;若换算为小数,则保留2位小数即可)
第7题:
应用于局间长距离、采用G.653光纤、光源标称波长为1550nm、传输STM-16的光接口为()。
第8题:
第9题:
根据《长途光缆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设计规范》,基于C+L波段80通路的WDM系统,C波段40个波长为19180THz-19605THz,波长间隔为50GHz。
第10题:
克服非线性效应的主要方法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