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VLAN数据帧通过trunk链路转发时,将会在以太网帧中加入802.1Q标记,以区分不同VLAN的数据帧。该标记插入到了原始以太网帧的()A、目的MAC地址后B、源MAC地址后C、Type后D、FCS前

题目

当VLAN数据帧通过trunk链路转发时,将会在以太网帧中加入802.1Q标记,以区分不同VLAN的数据帧。该标记插入到了原始以太网帧的()

  • A、目的MAC地址后
  • B、源MAC地址后
  • C、Type后
  • D、FCS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关于Trunk 端口、链路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 Trunk 端口的PVID 值不可以修改

B. Trunk 端口接收到数据帧时,当检查到数据帧不带有VLAN ID 时,数据帧在端口加上相应的PVID值作为VLAN ID

C. Trunk 链路可以承载带有不同 VLAN ID的数据帧

D. 在 Trunk 链路上传送的数据帧都是带VLAN ID 的


参考答案:BC

第2题:

以下关于Trunk 端口、链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Trunk 端口的PVID 值默认为1,并可以修改
B. Trunk 端口接收到数据帧时,当检查到数据帧不带有VLAN ID 时,数据帧在端口加上相应的PVID 值作为VLAN ID
C. Trunk 链路可以承载带有不同VLAN ID 的数据帧
D. 在Trunk 链路上传送的数据帧都是带VLAN ID 的

答案:D
解析:
trunk端口的PVID(默认VLAN的ID为1)是可以修改的;在trunk链路中传送的数据帧除了PVID不带VLAN ID以外,别的数据帧是带VLAN ID的。故选D。

第3题:

如果以太网数据帧Length/Type=0x08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数据帧为Ethernet II帧

B.此数据帧为IEEE802.3帧

C.此数据帧的源MAC地址一定不是FFFF-FFFF-FFFFF

D.此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一定是FFFF-FFFF-FFFFF


答案:AC

第4题:

按照IEEE 802.1Q标准,VLAN标识字段在以太网帧的()位置。

  • A、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前
  • B、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中间
  • C、源MAC地址和目标MAC地址后
  • D、不固定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三层交换机收到数据帧进行二/三层转发判()。

  • A、如果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是本交换机的VLAN接口MAC地址,交换机做三层转发
  • B、如果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不是本交换机的VLAN接口MAC地址,交换机査找MAC地址表做VLAN内二层转发
  • C、如果数据帧的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是同一网段,则交换机做二层转发
  • D、如果数据帧的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不是同一网段,则交换机査找路由表做三层转发

正确答案:A,B

第6题:

以太网交换机的二层转发基本流程不包括( )。

A.根据接收到的以太网帧的源MAC地址和VLAN ID信息添加或刷新MAC.地址表项;
B.根据目的MAC地址查找MAC.地址表,如果没有找到匹配项,那么在报文对应的VLAN 内广播;
C.如果找到匹配项,但是表项对应的端口并不属于报文对应的VLAN,那么交换机则自动把该端口加入到对应的VLAN中;
D.如果找到匹配项,且表项对应的端口属于报文对应的VLAN,那么将报文转发到该端口,但是如果表项对应端口与收到以太网帧的端口相同,则丢弃该帧。

答案:C
解析:
如果找到匹配项,但是表项对应的端口并不属于报文对应的VLAN,那么丢弃该帧;

第7题:

由于园区网中部署了多个VLAN,因此工程师会将交换机之间的链路配置为Trunk,以标记的方式承载不同VLAN的流量。在这种环境下,当交换机的Trunk接口收到一个不带标记的标准802.3帧后,交换机对这个数据帧的处理方式是()

  • A、丢弃。
  • B、向VLAN1转发。
  • C、向nativeVLAN转发。
  • D、向所有VLAN转发

正确答案:C

第8题:

利用IEEE 802.1Q VLAN中继协议进行不同VLAN之间数据的路由时,需要在原有的以太网帧中加入4字节的IEEE 802.1Q字段。该新增的字段将添加到如图6-7所示的以太网帧示意图中的(39)之间的位置上。

A.帧首定界符与目标MAC地址

B.源MAC地址与类型/长度

C.类型/长度与数据

D.帧校验序列(FCS)与帧尾定界符


正确答案:B
解析:IEEE802.1QVLAN中继协议(1EEE802.1Q主干道)封闭格式破坏了原有以太网帧的格式,即在原有以太网帧的“源MAC地址”字段和“类型/长度”字段之间加入4字节的IEEE802.1Q字段,如图6-11所示。在图6-11所示的帧结构示意图中,新增字段中前2字节的“8100H”是IEEE802.1Q主干道帧标志字段:优先级占3位,即可标明此数据包的23=-8种服务优先级;“FLAG”字段占1位,此位为1时表示是令牌环帧数据;最后的“VLANID”字段占12位,可标明0~4095的VLAN号,但其中的VLAN0、VLAN1、VLAN4095被系统保留,用户不能使用。由于更改了原有以太网帧的格式,因此添加新增字段后,原以太网帧中的帧校验序列(FCS)字段将被重新计算。

第9题:

当VLAN数据帧通过trunk链路转发时,将会在以太网帧中加入802.1Q标记,以区分不同VLAN的数据帧。在802.1Q标记中,VLAN字段的最大可能值是()

  • A、8192
  • B、4096
  • C、4092
  • D、4094

正确答案:D

第10题:

从某个端口接收到数据帧后,交换机将读取该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并在MAC表中填入MAC地址及其对应的端口号,这是交换机的()功能。

  • A、学习
  • B、转发
  • C、过滤
  • D、其他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