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规定对包装箱的外观有何要求?

题目

工艺规定对包装箱的外观有何要求?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包装箱纸板应平整,字迹清楚,不能有潮湿、发霉、破损等现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对原料外观查验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1.预包装食品的包装完整、清洁、无破损,标识与内容物一致。
2.冷冻食品无解冻后再次冷冻情形。
3.具有正常的感官性状。
4.食品标签标识符合相关要求。
5.食品在保质期内。

第2题:

水法》对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产品有何规定?


正确答案: 国家逐步淘汰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具体名录由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生产者、销售者或者生产经营中的使用者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列入名录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第3题:

管道保温施工中,对金属保护层的外观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无翻边,豁口、翘缝和明显的凹坑。管道金属保护壳的圆度公差不得大于10MM

第4题:

绝缘包扎有何工艺要求?


正确答案:绝缘包扎按包绕带的迭层方式大致分为31迭包、21迭包(半迭包)、平绕包三种。包扎时应根据不同的部位和需求分清包带的包法。包扎时包带的倾角应保持一致,迭包才能准确掌握,才能避免绝缘发空和出现空隙。
⑴包扎时包带应略用力拉紧,包带应保持平整不出现皱褶;配合层问漆,可减少气隙的存在。
⑵不同种类的包带,应使用不同性能和要求的层间漆或胶,特别是厂家有规定的品种。层间漆一般应先刷介面再包带,不能先包绕后再刷漆。
⑶平绕法根据用途,包带之间可有1~3mm的间隙,但包带一般不能前后搭接,而应采用对接的办法,特别是线棒外表防晕带的包绕,应尽量一带包绕完成,即使对接,对接的部位也应放在线棒的窄面(即不与铁芯面接触的部位)。
⑷某些被包的电气部分外表(如接头)不平整,应使用环氧腻子将其铺垫平整或圆滑,然后再包绕绝缘带,应尽量消除绝缘包带和导体问的空隙。

第5题:

工艺记录填写时,对字体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填写工艺记录表格时,必须字迹清晰、工整,能准确识别,应当采用仿宋体。

第6题:

SMT工艺对粘合剂有何要求?SMT工艺常用的粘合剂有哪些?


正确答案: 对SMT工艺来说,理想的粘合剂应该具有下列性能:
化学成分简单——制造容易;
存放期长——不需要冷藏而不易变质;
良好的填充性能——能填充电路板与元器件之间的间隙;
不导电——不会造成短路;
触变性好——滴下的轮廓良好,不流动,不会因流动而污染元器件的焊盘;
无腐蚀——不会腐蚀基板或元器件;
充分的预固化粘性——能靠粘性从贴装头上取下元器件;
充分的在固化粘接强度——能够可靠地固定元器件;
化学性质稳定——与助焊剂和清洗剂不会发生反应;
可鉴别的颜色——适合于视觉检查。
从加工操作的角度考虑,粘合剂还应该符合的要求有:
使用操作方法简单——点滴、注射、丝网印刷等;
容易固化——固化温度低(不超过150~180℃,一般≤150℃)、耗能少、时间短(≤5s);
耐高温——在波峰焊的温度(250±5℃)下不会融化;
可修正——在固化以后,用电烙铁加热能再次软化,容易取下元器件。从环境保护出发,粘合剂还要具有阻燃性、无毒性、无气味、不挥发。
常用的粘合胶有:
(1)环氧树脂类贴片胶。
(2)聚丙烯类贴片胶。
(3)试说明粘合剂的涂敷方法和固化方法。
粘合剂的涂敷方法主要有:手工丝网印刷、自动丝网印刷、手工点胶、自动点胶等方法。
环氧树脂类贴片胶一般用加热的方法固化;聚丙烯类贴片胶采用紫外线光照和红外线热辐射结合固化。

第7题:

成品外观:包装箱外观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纸箱包装要对接整齐,胶带粘接平滑。打包带在纸箱两端四分之一处,扣接牢固,箱体整洁。

第8题:

工艺卡片对油罐切换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1.油罐切换前题:出现了不合格的情况,需将不合格品换到专门油罐;油罐到了最高油位允许值.2,与生产装置有关的切换,要先开后关3.装车或调油时换罐,则要先关用完的罐,再开待用的罐4.换罐前要检前尺,测温,查质量台帐

第9题:

条形线棒嵌入线槽有何工艺要求?


正确答案:(1)下线前。
1.铁芯压指、铁芯通风沟处、铁芯硅钢片等经检查合格,应无凸出、松动或锈蚀,有故障的部位应事先处理。应先用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扫线槽及邻近部位线棒上、下端部,清扫干净后在线槽铁芯表面喷一层低阻半导体漆,表面电阻系数按厂家要求(或为5×103~105欧姆),待低阻漆干后再下线。喷漆时应注意对铁芯线槽以外的部分进行防护。
2.新线棒预先耐压试验合格,为取出下层线棒而拔出的上层线棒亦应经耐压试验后再复位。现场保管期超过半年的定子线棒,嵌装前应抽样检查线棒表面电阻率和起晕电压,如更换数量较多,则抽查量一般为更换总数的5%~10%;新线棒应仔细检查防晕层、端部R弯、电接头(水接头)部分。
3.目前发电机定子绝缘广泛采用B级或F级绝缘,故绝大部分线棒下线工艺均采用常温下手工冷嵌即可,有特殊要求的,应按厂家要求工艺进行。
4.对非模压工艺制造的线棒,新旧线棒间可能在端部外型上有一些小的差异,特别是水内冷线棒,即有水接头又有电接头,因此应尽量选用线棒端部形状与旧线棒大致相符的使用。可采用先将线棒放入线槽进行定位的方法检查。
5.电接头采用锡焊的线棒下线前应将接头搪好锡;采用铜焊工艺的线棒应用砂纸、钢丝刷等工具,清洁接头焊接面。带水接头的线棒应将水接头的进水嘴密封好,以防止异物堵塞通道。
6.根据使用的消耗量,按厂家规定的配方浸渍定向玻璃丝带、适形毡等需浸渍的材料。近来有的厂家采用的绑扎材料可无须先浸,可绑扎后再刷透或注胶,简化了工艺。
(2)下线过程中。
1.下线前应按上、中、下三点测量槽宽及线棒宽度,掌握误差和相应的补偿情况。采用不同槽内固定工艺的结构,线棒与槽的配合尺寸是不同的。
2.上下层线棒接头相互错位不应大于5mm后距离偏差应在连接套长度范围内;如错位太大则后期难以调整。水内冷线棒应首先对好电接头的接触面。
3.下线时应注意线棒直线段应同时进入线槽,不能上部分或下部分先放进线槽,应防止碰伤绝缘。嵌线时注意不要让铁芯槽口划伤线棒,根据线棒与线槽的配合情况,可在线槽的两侧槽口上贴一道薄的透明胶带,以保护线棒,待线棒下落线槽后,再撕去透明胶带。下线过程中如果线棒防晕层划破但未伤及主绝缘,可在损伤处刷上相应的低阻半导体胶或半导体漆。
4.长度较长的线棒,可采用桥机或专用工具,用绳子把定子线棒垂直悬吊,调节线棒的高程到适当的高度,辅助将线棒下入线槽,保持线棒定位后,再拆走吊绳。起吊过程中应有防止碰伤线棒的措施。配合较紧的线棒下入线槽过程中,可使用橡皮锤上下敲击两端(线棒上应垫胶垫或毛毡),以使线棒下入线槽底部。
5.线棒下入线槽时,应注意线棒的上、下端不要弄颠倒;直线部分伸出铁芯应上下匀称(在局部线棒更换时,实际部位已经被限定了,对于大面积更换线棒或新机组安装,应按厂家图纸规定的线棒距离铁芯的尺寸要求)。
6.安置槽底垫条,应检查是否有测温元件。垫条与测温元件之间不能搭接(待槽楔打完后,应对测温电阻线圈进行检查,测温系统总的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
7.线棒下入线槽后,下层线棒应紧靠槽底,端部应紧靠端箍,上下端与已装线棒标高应一致,线棒就位后应注意线圈斜边间隙是否满足图纸要求。下层线棒下好后,用专用工具(如假线棒、专用压线卡条等)临时固定好下层线棒。单根线棒更换,则可直接将其与相邻线棒连垫块绑在一起。如多根线棒更换,则可先将其与端箍绑在一起。一般工艺均要求线棒与端箍间垫有适形材料,应一起绑扎牢固。然后按图纸要求放人槽口垫块、适形材料和端部斜边垫块(有的厂家对端部斜边垫块下也要求使用适形材料),进行端部绑扎。端部绑扎应紧固,垫块应垂直对正端箍。
8.直线部分嵌人线槽时,如采用槽内半导体板填塞空隙的工艺,当槽宽大于线棒0.1mm以上时,应先用合适的环氧半导体垫条(板)垫人侧面后再下线;线棒下入线槽后,单侧间隙不能超过0.3mm、连续长度不能大于lOOmm,否则应用刷低阻半导体胶的半导体垫条塞实,塞入深度尽量与线圈嵌入深度相等。
9.下层线棒下人后,应经耐压试验合格后再下上层线棒;上层线棒下人前,如有测温元件,则应先安置好层间垫条或层间测温元件。
10.上层线棒下线的工艺与下层线棒下线的工艺要求是一致的。
(3)下线完成后。
1.如线棒更换较多,在线棒嵌装后,如有条件,打槽楔前应在额定电压下测定表面槽电位,电压值应在lOV以内。
2.下线完成后按规定工艺进行线棒试验、接头焊接、接头试验、接头绝缘、打槽楔及槽口垫块楔紧后绑扎等工作。
3.为防止槽楔在运行中松动下沉不能很好地固定定子线棒,因此最下一节槽楔应与线棒下口部牢固地绑扎在一起。绑扎带采用浸有环氧树脂胶的无纬玻璃丝带或Φ2mm左右的玻璃丝绳。要求绑扎紧固,外观整齐。绑扎完成后再按工艺要求刷两遍固化胶。

第10题:

采用适形毡工艺材料的线棒下线工艺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1)将要下线的线槽清理干净。
(2)将已浸渍半导体胶并已凉干的适形毡垫条固定在线槽底部,可使用胶带固定在上下端部。对于定子铁芯较长的线槽,也要尽量采用单根垫条,最好中间不要有接头。
(3)放人下层线棒。线棒与线槽壁两侧如有间隙(仍按单侧间隙不超过0.3mm、连续长度大于lOOmm的标准掌握),应用刷低阻半导体胶的半导体垫条塞实。
(4)调整固定好线棒的上下位置后,用专用压线工具将下层线棒压实,压紧力应按厂家的工艺要求,压紧线棒时注意线棒的轴向位置不要移动,特别是对接铜焊方式的接头。
(5)适形毡压紧后的固化时间视胶的工艺不同而异,一般至少需24h以上。在固化过程中,适形毡会有少量收缩,因此在完成固化的过程中,还要按工艺规定的时间间隔再次压紧压线工具。压紧力和固化时间,是适形毡工艺的关键控制点。这其中任何一点的失误都会导致整个过程的失败。
(6)适形毡受压后,多余的胶会沥出,因此,特别是线棒下端部应有防止低阻胶污染的措施,否则胶干后不便清除。沥出的胶应立即擦掉。线棒下线前端部应进行端部防护处理。
(7)适形毡固化后,取出专用压线工具。
(8)试验及端部绑扎的要求同上题。
(9)将已浸渍半导体胶并已凉干的适形毡垫条固定在线棒层间。
(10)嵌人上层线棒,要求与下层线棒同。
(11)确定好上层线棒的上下位置后,用专用压线工具将上层线棒压实,压紧工艺要求同上。
(12)层间适形毡固化后取出压线工具,其余要求同下层线棒。
(13)将已浸渍半导体胶并已凉干的适形毡垫条固定在上层线棒上面,并在适形毡上面放一层半导体垫条(一般0.5mm即可)。
(14)用专用压线工具将垫条、适形毡压实,压紧工艺同前,固化后拆除。
(15)打紧槽楔等工艺同前。
以上是正常情况下的操作要求,适合检修时间长的线棒更换。如果是事故抢修,则按此工艺时间上不允许,可以视具体情况进行一些简化,如线槽底层或槽楔下的适形毡可不采用,线槽底层采用半导体低阻垫条代替,槽楔下的适形毡采用半导体垫条加波纹垫条的方式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