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管法试验时用搅拌器沿悬液上下搅拌次数及时间分别为()。

题目

移液管法试验时用搅拌器沿悬液上下搅拌次数及时间分别为()。

  • A、30次
  • B、35次
  • C、2min
  • D、1min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土壤质地测定过程中,计划测定土壤悬液比重前,用搅拌棒搅动悬液()min搅动结束后,立即记录静置开始时间。

A1

B2

C10

D20


A

第2题:

用标准5.0mL的移液管取溶液时,正确的排液方法是()

  • A、用嘴吹气加压排液
  • B、移液管垂直,让其自然流出
  • C、让移液管垂直,尖端按规定等待时间顺沿流出
  • D、任意流出

正确答案:C

第3题:

移液管法制取悬液的方法和密度计法相同。( )


答案:对
解析:
密度计法和移液管法制取悬液的方法相同。

第4题:

滤液水箱液位高于()或低于()报警。液位高于(),搅拌器自启,液位低于(),搅拌器自停。液位高于(),滤液水泵允许启动,液位低于(),滤液水泵保护停。


正确答案:7.9m;2.0m;1.5m;1.3m;2m;1.9m

第5题:

用搅拌器在量筒充分搅拌,使悬液中泥沙均匀分布。搅拌停止后,随即在液面下中部处吸代表样一次、测记体积、测算沙量(置换法或烘干称量法),并换算出预定体积的总()。

  • A、水量
  • B、沙量
  • C、含沙量
  • D、密度

正确答案:B

第6题:

在用标准称为5.0mL的移液管取溶液时正确的排液方法是()。

  • A、用嘴吹气加压排液
  • B、移液管垂直,让其自然流出
  • C、让移液管尖端按规定等待时间顺流沿流出
  • D、任意流出

正确答案:C

第7题:

终缩聚釜搅拌器扭距高的原因有()。

  • A、熔体粘度高
  • B、搅拌器电流高
  • C、终缩聚釜液位过低
  • D、搅拌器转速过高

正确答案:A,B,D

第8题:

关于土的颗粒分析试验请回答以下问题。(4)移液管法的正确试验步骤为()。①取代表性试样,黏质土为10~15g,砂类土为20g,按密度法制取悬液。②将盛土样悬液的量筒放入恒温水槽,使悬液恒温至适当温度。③准备好50mL小烧杯,称量,准确至0.001g。④准备好移液管,活塞应放在关闭位置上,旋转活塞应放在与移液管及吸球相通的位置上。⑤用搅拌器将将悬液上下搅拌各约30次,时间为1min,使悬液分布均匀。停止搅拌,立即开动秒表。⑥根据各粒径的静置时间提前约10s,将移液管放入悬液中,浸入深度为10cm,靠链接自来水管所产生的负压或用吸球来吸取悬液。⑦吸入悬液,至略多于25mL。旋转活塞180°,使与放液管相通,再将多余悬液从放液口放出。⑧将移液管下口放入已称量的小烧杯中,在旋转活塞180°,使与移液管相通,同时用吸球将悬液(25mL)全部注入小烧杯内,在移液管上口预先倒入蒸馏水,此时开活塞,使水流入移液管中,再将这部分水连同管内剩余颗粒冲入小烧杯内。⑨将烧杯内悬液浓缩至半干,放入烘箱内在105~110℃温度下烘至恒重。称量小烧杯连同于土的质量,准确至0.001g。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④③⑥⑧⑦⑤⑨
C.②③④①⑤⑧⑦⑥⑨
D.①②③④⑥⑦⑤⑧⑨

答案:A
解析:
步骤①应在步骤②之前,步骤⑤应在步骤⑥之前。所以答案为A。

第9题:

事故浆液箱液位高于()或低于()报警。液位高于(),搅拌器自启,液位低于(),搅拌器自停。液位高于(),事故浆液泵允许启动,液位低于(),事故浆液泵保护停。


正确答案:12m;3.5m;3.2m;3.0m;3.5m;1.0m

第10题:

吸收塔地坑液位低于(),地坑泵自停,高于(),地坑泵自启动。液位低于(),地坑搅拌器保护停,液位高于(),地坑搅拌器自启。


正确答案:1.2m;2.5m;0.8m;1.0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