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在倒虹管进水前一检查井内应设置沉泥槽。

题目

规定在倒虹管进水前一检查井内应设置沉泥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倒虹管设置时,其长度和埋深应最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下列室外排水管道与检查井关系的表述中哪项错误?( )

A.管道管径变化与设置检查井无关
B.管道转弯时应设置检查井
C.管道和支管连接时应设置检查井
D.管道坡度改变时应设置检查井

答案:A
解析:
室外排水管道管径变化处应设置检查井。检查井通常设置在管道的交汇、转弯和管径、坡度及高程变化处。在排水管道设计中,检查井在直线管径上的最大间距,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检查井的间距按50m左右考虑。

第3题:

由于倒虹管的清通比一般管道困难得多,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倒虹管内污泥的淤积。在设计时,可采取( )措施。

A.最小管径采用300mm

B.在进水井设置可利用河水冲洗的设施

C.在商业管渠靠近进水井的检查井底部做沉泥槽

D.在虹吸管内设置防沉装置


正确答案:BCD

第4题:

关于沉泥槽设置,下列做法哪几项正确?( )

A.在交通繁忙、行人稠密的地区,雨水口可设置沉泥槽
B.倒虹吸进水井的前一个检查井内应设置沉泥槽
C.泵站前一个检查井内宜设置沉泥槽,深度0.3~0.5m
D.排水管道每隔适当距离的检查井内宜设置沉泥槽

答案:B,C,D
解析: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4.7.4条文解释,“在交通繁忙、行人稠密的地区,根据各地养护经验,可设置沉泥槽”,言外之意,有的交口,行人多,交通复杂,设置沉泥槽反而不易清掏,不利于排水,故根据养护经验,有的交口不可设沉泥槽。A项错误。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4.11-6条,B项正确。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4.4.11条,“在排水管道每隔适当距离的检查井内和泵站前一检查井内,宜设置沉泥槽,深度宜为0.3~0.5m”,CD项正确。

第5题:

需要设置反滤层的排水设施是()

A、管式渗沟
B、边沟
C、急流槽
D、检查井

答案:A
解析:
渗沟有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三种形式,三种渗沟均应设置排水层(或管、洞)、反滤层和封闭层。

第6题:

关于检查井的说法,正确的有()。

A.深而长的暗沟(管)、渗沟及渗水隧洞,在直线段每隔一定距离及平面转弯、纵坡变坡点等处,宜设置检查井
B.检查井内应设检查梯,井口应设井盖
C.井基如遇不良土质,应采取换填、夯实等措施
D.深度大于20m的检查井,除设置检查梯外,还应设置安全设备
E.检查井一般采用圆形,内径不小于0.5m

答案:A,B,C,D
解析:
2019版教材P15页
4. 检查井、疏通井:
(1) 深而长的暗沟(管)、 渗沟及渗水隧洞,在直线段每隔一定距离及平面转弯、纵坡变坡点等处,宜设置检查井、疏通井。
(2) 检查井内应设检查梯,井口应设井盖。
(3) 检查井一般采用圆形,内径不小于 1.0m,在井壁处的渗沟底应高出井底 0.3~0.4n,井底铺一层厚 0.1~0.2m 的混凝土。
井基如遇不良土质,应采取换填、夯实等措施。兼起渗井作用的检查井的井壁,应在含水层范围'设置渗水孔和反滤层。
深度大于20m 的检查井,除设置检查梯外,还应设置安全设备。井口顶部应高出附近地面约 0.3~0. 5m并设井盖。

第7题:

在污水干管每个适当距离的检查井内和泵站前宜设置深度为( )的沉泥槽。

A.0.1~3m
B.0.2~0.4m
C.0.3~0.5m
D.0.5~0.7m

答案:C
解析:
在污水干管每个适当距离的检查井内和泵站前宜设置深度为0.3?0.5的沉泥槽;接人的支管(接户管或连接管)管径大于300mm时,支管数不宜超过3条;检查井与渠接口处,应采取防止不均匀沉陷措施;检查井和塑料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

第8题:

连接管在穿越河道时,必须设置倒虹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下列关于建筑小区生活排水管道及其检查井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 )

A.排水管道在管径改变处设检查井
B.排出管的管顶标高不得高于室外接户管的管顶标高
C.检查井应优先选用塑料排水检查井
D.检查井内应做导流槽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4.3.18条,排出管管顶标高不得低于室外接户管管顶标高。

第10题:

()和土垡盖暗沟是暗沟排水的3种形式。

  • A、暗洞、倒虹管
  • B、暗管、暗洞
  • C、暗管、涵管
  • D、倒虹管、涵管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