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用两只手打出的手语,表示一定词义的手势,叫做()A、单手手势B、双手手势C、动作手势D、混合手语
查看答案
问题:中国手语“相遇”的手势动作是()。A、双手伸拇、食指,指尖相对,前后交替转动几下。B、双手伸拇、食指,指尖相对,然后由两侧向中间靠近,表示两个人会见。C、双手伸拇、食指,交替向前移动几次。D、双手伸拇、食指,手腕先相贴,然后向两侧分开。
问题:汉语手指字母方案中规定有()个字母指式A、23B、24C、25D、26
问题:手语交流更能给聋人自信。()
问题:以下哪项说法不符合手势动作规范()。A、准确B、清晰C、到位D、自主翻译
问题:国际聋人节是什么时候()A、9月的第一个星期日B、9月的第二个星期日C、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D、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
问题:1987年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手语工作会议上,将《聋哑人通用手语图》易名为《中国手语》。1990年,中国聋人协会编辑的《中国手语》工具书正式出版发行。
问题:手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手的位置。
问题:双字母“NG”的打法是:小指伸直,指尖向左,其余四指握拳,(),手背朝外。A、虎口向上B、虎口向内C、虎口向外D、虎口向下
问题:以下哪一项不是志愿者的活动()。A、反对不文明公约B、义务家教C、助残活动D、经济建设
问题:《中国手语》编纂原则之一是适量使用手指字母原则
问题:以手的动作、身体姿势及表情、口形表一定语义进行交流的手段叫()A、手指语B、自然手语C、文法手语D、手势语
问题:汉语手指字母是指()A、用手指指式代表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B、应用双手动作造型C、运用脸部表情表示某一个词语意思D、利用汉语言的谐音特点,形象地表示事物
问题:中国手语“积极”、“道德”的手势动作,体现了有声语言在手语表意功能中的()作用。A、能够表达出抽象的概念B、使一些同义概念和近义概念能区别开来C、使同类事物的区别更加明显D、使手语增加了许多虚词
问题:第一个国际聋人节是什么时候()A、1958年9月28日B、1958年9月29日C、1958年10月28日D、1958年10月29日
问题:中国手语“有”的手势动作,是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中的()A、单一手势B、复合动作手势C、转动动作的手势
问题:相同的基本词前后排列不同,表达的概念就不一样,说明基本词具有顺序性特点。
问题:《手语改革的几个问题》是在()全国手语工作会议上发表的。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没有发表过
问题:Y的打法是:拇指和小指伸出,指尖(),其余三指握拳。A、向上B、向下C、向前D、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