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在山地崩塌和滑坡区以及泥石流发生区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应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在高原冻土区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应避开()。在平原沙漠区野外环境地质调查应有防风、防沙措施或避开()。A、夏季;无风季节B、冬季;风沙季节C、冬季;微风季节D、夏季;风沙季节
查看答案
问题:在野外地质调查时,造成通信工具出现故障的原因主要有()。A、电源断电B、设备老化C、设备性能老化D、受外界信号干扰
问题:进入矿山尾矿库时,应预先了解有关尾矿库情况,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防止工作人员陷入尾矿库,行进小组应在()以上。A、5人B、4人C、3人D、2人
问题: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应()设置。每台钻机应独立设置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器”。A、共用;漏电B、分别;漏电C、分别;短路D、共用;过流
问题:在悬崖、陡坡进行地质勘探作业应清除上部浮石。一般情况下不得进行两层或多层同时作业;确需进行两层或多层同时作业,上下层间应有()。()以上的高处作业应系安全带。A、安全防护栏杆;2mB、安全防护设施;2mC、围栏;2mD、安全网;2m
问题:地质勘探单位应()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地质勘探项目组应()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地质勘探单位、地质勘探项目组日常安全生产检查、专项安全生产检查按规定要求进行。A、每年;每月B、每半年;每月C、每年;每半年D、每季度;每月
问题:地质勘探部门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都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正确处理()的关系。A、安全与效率B、安全与效益C、安全与生产、安全生产与效益D、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
问题:气体矿产取样应佩戴过滤式()。地下高温热水取样应采取防()措施。A、防毒面具;烫伤B、防毒口罩;烫伤C、防毒面具;淹溺D、防毒口罩;淹溺
问题:机动车搬运设备时,应有专人指挥;人工装卸时,有足够强度的跳板;用吊车或()起吊时,钢丝绳、绳卡、挂钩及吊架腿应牢固。多人抬动设备时,应有专人(),相互配合。A、绳索;看管B、绳索;指挥C、葫芦;指挥D、葫芦;看管
问题:野外地质勘查从业人员应具有在没有地形图和指南针等器材情况下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特征判定方向的能力,掌握野外方向判断技巧对野外生存至关重要。利用手表的时针和分针可以确定方向。方法是将手表水平放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点刻度之间的夹角平分线指明为()方向。A、南北B、东西C、东南D、西北
问题:平时的安全生产检查主要包括()。A、安全管理制度落实B、现场安全检查C、安全管理D、安全生产责任制
问题:钻塔绷绳应采用()以上钢丝绳。绷绳安装应牢固对称;绷绳与()夹角应小于45°。地锚深度应大于()。A、φ3.5mm;水平面;2mB、φ2.5mm;水平面;1mC、φ3.5mm;塔柱;2mD、φ2.5mm;塔柱;1m
问题:陡峭险峻河岸及容易发生地质滑坡、山崩和塌方的倾斜()观测,应采取防护措施。夜间(),应观测员佩戴个人照明器具,并应掌握安全信号含义和发出方法。A、河岸;动态观测B、山上;动态观测C、河岸;静态观测D、山上;静态观测
问题:在井内进行爆破作业前应探明井内情况。在浅水区或水坑内爆破时,装药点距水面应至少()。A、1.5mB、2.5mC、2mD、1m
问题:轻型钻机整体迁移时,应在平坦短距离地面上进行,并采取防()措施。禁止在()下和坡度超过15坡上或凹凸不平和松软地面整体迁移钻机。A、倾斜;电线B、倾斜;高压电线C、安全;电线D、安全;高压电线
问题:在雪崩危险带作业,每个行进小组应保持()人以内。A、3B、4C、5D、10
问题:在林区、草原作业,生火时应有专人(),禁止留下未熄灭的火堆。在森林、草原地区进行地质勘探作业应遵守林区、草原()规定。林区、草原出现火灾()或发生火灾时,应及时报警并积极参加灭火。A、负责;防火;现象B、看守;防火;预兆C、负责;各项;现象D、看守;各项;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