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接地体的敷设中,垂直接地体的长度()m,垂直接地体的间距()m,在土壤中的埋地深度为()m。

题目

人工接地体的敷设中,垂直接地体的长度()m,垂直接地体的间距()m,在土壤中的埋地深度为()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人工接地体的施工,正确的是()。

A、可埋设在腐蚀性的土壤处
B、接地体的顶部距地面不小于0.5m
C、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一般为2.5m
D、接地体的水平间距应不小于3m

答案:C
解析:
2018新教材P122 (1)金属接地体(级)的施工技术要求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一般为2.5m。人工接地体一般直接埋入地下,但不应埋设在垃圾堆、炉渣和强烈腐蚀性的土壤处。埋设后接地体的顶部距地面不小于0.6m,为减小相邻接地体的屏蔽效应,接地体的水平间距应不小于5m。接地体施工完成后应填土夯实,其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以减少接地电阻。

第2题:

下列人工接地体的施工,正确的是( )。

A.可埋设在腐蚀性的土壤处
B.接地体顶部距地面不小于0.5m
C.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为2.5m
D.接地体的水平间距应不小于3m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142
人工接地体一般直接埋入地下,但不应埋设在垃圾堆、炉渣和强烈腐蚀性的土壤处。埋设后接地体的顶部距地面不小于0.6m,为减小相邻接地体的屏蔽效应,接地体水平间距应不小于5m。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一般为2.5m。接地体施工完成后应填土夯实,以减少接地电阻。

第3题:

垂直接地的接地体长度为2.5M,则接地体之间的间距一般要大于()。

A.2.5M

B.3M

C.4M

D.5M


参考答案:D

第4题:

当受地质条件限制,难于实现接地电阻的最低要求时,可敷设防直击雷的环形接地体,在土壤电阻率为()时,对环形接地体所包围的面积的等效圆半径(A/∏)½大于或等于5m的情况下,不需补加人工水平和人工垂直接地体。

  • A、ρ≤500Ω•m
  • B、ρ为500Ω•m以上
  • C、3000Ω•m以下

正确答案:C

第5题:

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mm。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m。

  • A、2.0;0.5
  • B、2.5;0.5
  • C、0.5;0.5
  • D、0.8;0.5

正确答案:B

第6题:

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 )m,人工垂直接地体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 )m。人工接地体与建筑物外墙或基础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m。

A.2.041
B.2.550.5
C.2.551
D.341

答案:C
解析:

第7题:

下列人工接地体的施工,正确的是( )。

A.埋入后的接地体周围无需填土夯实
B.接地体的顶部距地面不小于0.5m
C.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一般为2.5m
D.接地体的水平间距应不小于3m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142
金属接地体(级)的施工技术要求: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一般为2.5m。接地体敷设于地下,距地面至少0.6米。接地体的水平间距应不小于5m。埋入后的接地体周围应填土夯实。

第8题:

下列人工接地体的施工,正确的是( )。
A、可埋设在腐蚀性的土壤处
B、接地体的顶部距地面不小于0.5m
C、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一般为2.5m
D、接地体的水平间距应不小于3m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接地装置的施工技术要求。垂直埋设的金属接地体一般采用镀锌角钢(厚度4mm)、镀锌钢管(厚度3.5mm)、镀锌圆钢(直径12mm)等。埋设后接地体的顶部距地面不小于0.6m,为减小相邻接地体的屏蔽效应,接地体的水平间距应不小于5m。水平埋设的接地体通常采用镀锌扁钢、镀锌圆钢等。接地体连接应牢固可靠,应用搭接焊接。参见教材P113-114。

第9题:

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分()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易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水平接地体易采用扁钢或圆钢。

  • A、水平
  • B、垂直
  • C、方形
  • D、圆形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下列人工接地体的做法正确的是()。

  • A、接地体采用φ50钢管,单根长度2.5m,间距5m
  • B、应垂直设置
  • C、接地体连线采用40×4扁钢。扁钢搭接焊时,搭接长度≥80mm,接地连接线埋深距地面0.8m
  • D、接地电阻小于6欧姆

正确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