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收集与被害人、被害单位有关的负面信息,并主动联系被害人、被害单位,以帮助删帖、“沉底”为由,向其索取财物的行为,构成()。A、诈骗罪B、敲诈勒索罪C、侮辱罪D、诽谤罪

题目

上网收集与被害人、被害单位有关的负面信息,并主动联系被害人、被害单位,以帮助删帖、“沉底”为由,向其索取财物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 B、敲诈勒索罪
  • C、侮辱罪
  • D、诽谤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有关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诉讼权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被害人有参加法庭调查权

B、被害人有获得保护权

C、被害人不能拒绝辩护律师向其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D、被害人有获得语言文字帮助的权利


参考答案:C

第2题:

下列哪些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罪?( )

A.甲将仇人杀死后,取走其身上的5 000元现金

B.甲持刀拦路抢劫,故意将被害人杀死后取走其财物

C.甲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的反抗,故意将被害人杀死,取走其财物

D.甲实施抢劫后,为防止受害人报案,将其杀死


正确答案:BC
[答案] BC
[评析] 如果前后两个犯罪之间具有牵连或吸收关系,定一罪,如果二罪之间没有牵连或吸收关系,后罪是另起犯意的,定两罪;为了劫财而杀人的,定抢劫罪一罪,因其他原因杀人后又取财的,以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数罪并罚,抢劫后为了灭口又杀人的,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第3题:

上网收集与被害人、被害单位有关的负面信息,并主动联系被害人、被害单位,以帮助删帖、“沉底”为由,向被害人索取财物属于侮辱、诽谤他人违法有害信息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关于抢劫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为抢劫而携带枪支,在抢劫中未使用枪支的,不能认定为持枪抢劫
B.采用绑架的暴力手段,当场向被绑架人索要、劫取财物的,构成抢劫罪
C.实施抢劫行为并劫得财物后,在逃跑途中为抗拒财物所有人抓捕而将财物所有人杀死的,应以抢劫罪一罪论处
D.以殴打、捆绑、禁闭为手段非法拘禁被害人,并迫使被害人直接交出现金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答案:A,B,C,D
解析:
参见《刑法》第263条的相关规定。

第5题:

以下关于徘谤罪和侮辱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
A.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造成了严重后果的,构成诽谤罪
B.所有的诽傍罪和侮辱罪都是亲告罪,若被害人不愿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不得主动追究
C.行为人侮辱被害人后又恐吓其不许报案,被害人心中恐惧不敢报案,若其亲友报案 则有关机关也应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
D.诽谤罪不能以暴力形式实施,但是侮辱罪可以


答案:C,D
解析:
C、D
考点:侮辱罪和诽谤罪的认定
讲解:关于A项。《刑法》第246条规定的诽镑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因 此,A项的说法错误。
关于B项。《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 诽镑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 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所以并非所有的侮辱罪和诽谤罪 都是亲告罪。因此,B项的说法错误。
关于C项。《刑法》第98条规定:“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因此, C项的说法正确。
关于D项。诽镑罪与侮辱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镑则必须是捏造事实;⑴侮辱含暴力侮辱行 为,而诽镑则不使用暴力手段;(3)侮辱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因此,D项的说法正确。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D。

第6题:

关于敲诈勒索罪的威胁与抢劫罪的威胁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威胁的内容不同。抢劫罪的威胁只是对被害人的人身健康或生命;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则比抢劫罪广泛,除对被害人的健康与生命威胁外,还有毁坏财物的威胁和揭发隐私的威胁等等 B.威胁的目的不同。抢劫罪的目的是为了索取财物;而敲诈勒索罪的目的不限于钱财 C.威胁的方式不同。抢劫罪只能面对被害人进行直接威胁;而敲诈勒索罪可以面对被害人直接进行,也可以不面对被害人进行威胁 D.威胁的强度不同。抢劫罪直接以暴力进行威胁,敲诈勒索罪不限于用暴力的形式


正确答案:ACD
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方法和抢劫罪的胁迫方法有类似之处,又都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 的,二者的区别在于:(1)前者的威胁既可以当面实施,也可以不'-3面实施,后者的威胁是"-3面直接对 被害人实施的;(2)前者的威胁的内容既可以是当场实现的,也可以是在以后的某一个时间实现的,后 者威胁的内容只能是当场可以实现的;(3)前者既可以是当场取得财物,也可以在以后的某一个时间取 得财物,后者只能是当场取得财物。B项错误在于,敲诈勒索罪的目的也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同样限于钱财。

第7题:

关于危害结果,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

A.危害结果是所有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
B.抽象危险是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C.以杀死被害人的方法当场劫取财物的,构成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
D.骗取他人财物致使被害人自杀身亡的,成立诈骗罪的结果加重犯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危害结果。 A项,并非所有的犯罪均为结果犯,如行为犯、危险犯不以特定的危害结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故A项错误。
B项,抽象危险犯是危险犯的一种,同样不要求具有特定的危害结果。故B项错误。
C项,抢劫致人死亡是典型的结果加重犯。故C项正确。
D项,成立结果加重犯,要求基本犯罪行为造成了加重结果,而加重结果应当归属于基本犯罪行为,而且与基本犯罪行为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本项中诈骗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另外,对于结果加重犯,刑法均明文规定加重其法定刑,而诈骗罪并无此规定。故D项错误。

第8题:

通常认为,诈骗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第9题:

以下关于诽镑罪和侮辱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
A.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造成了严重后果的,构成诽谤罪
B.所有的诽谤罪和侮辱罪都是亲告罪,若被害人不愿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公安机 关不得主动追究
C.行为人侮辱被害人后又恐吓其不许报案,被害人心中恐惧不敢报案,若其亲友报案 则有关机关也应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
D.诽谤罪不能以暴力形式实施,但是侮辱罪可以


答案:C,D
解析:
C、D
考点:侮辱罪和诽谤罪的认定
讲解:关于A项。《刑法》第246条规定的诽镑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因 此,A项的说法错误。
关于B项。《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镑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 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所以并非所有的侮辱罪和诽镑罪 都是亲告罪。因此,B项的说法错误。
关于C项。《刑法》第98条规定:“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因此, C项的说法正确。
关于D项。诽镑罪与侮辱罪所侵犯的客体,都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侮辱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镑则必须是捏造事实;(2)侮辱含暴力侮辱行 为,而诽镑则不使用暴力手段;(3)侮辱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诽镑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因此,D项的说法正确。
综上,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D。

第10题:

关于抢夺罪的正确说法包括(  )。
A.犯罪对象只能是动产
B.如果被害人有所觉察,行为人将其财物夺走的,不构成抢夺罪
C.抢夺财物犯罪不可能对被害人造成伤害
D.主体为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


答案:A,D
解析:
抢夺罪的客观行为方式决定了其犯罪对象只能是动产,而不可能是不动产。该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16周岁。行为人在实施抢夺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他人的人身伤害,例如在抢夺的过程中造成用力过猛,造成他人摔伤。是否构成抢夺罪和被害人是否察觉是没有关系的。该因素不影响抢夺罪的定罪。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