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国共两党能够实现合作的原因在于:()

题目

1924年国共两党能够实现合作的原因在于:()

  • A、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
  • B、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完全一致
  • C、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
  • D、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建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参考答案:国民党一大召开

第2题:

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


正确答案:√

第3题:

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 )


正确答案:√

第4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怎样形成的?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实现合作。


正确答案: 背景:在列强的操纵下,封建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中国当时的政党中,还只有国民党算得上是真的民主派,孙中山在多次革命后也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是不行的,所以国共合作也是两党共同的愿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起了五四运动影响,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共产国际也在帮助国共合作。
过程:1922年中共二大上马林提出的‚党内合作‛的方式,和国名党合作;在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一月,在中国的帮助下,孙中山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第5题:

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答案:错
解析:
新三民主义

第6题:

(3)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共赴国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这是国共两党第几次合作?


参考答案:

第二次合作


第7题:

经济学分析认为,价格卡特尔虽然能够实现最大的垄断利润,但价格卡特尔通常不是一个稳定的结构,其原因在于()。

A:背离卡特尔会获得垄断利润
B:背离卡特尔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C:不存在背离卡特尔的激励
D:合作的潜在收益更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价格卡特尔。在价格卡特尔联盟中,如果某个成员企业不遵守协议增加产量而其他成员产量不变时,增加产量造成的价格下降损失将由卡特尔全体成员承担,而增产造成的收益则由该企业独享。这样,对于各自利益的追逐将驱使卡特尔成员偷偷背离合约,最终造成卡特尔崩溃。从这一点来看,价格卡特尔通常不是一个稳定的结构。

第8题:

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


正确答案:√

第9题:

依据史实指出国共两党合作推动下的国民大革命的特点和成果。


答案:
解析:
特点:(1)以国共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农民阶级、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革命力量空前团结。(2)在中共直接领导下,工农运动取得蓬勃发展。(3)有新式的正规军队国民革命军,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北伐战争,把革命势力推向长江流域。
成果: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取得了包括军队的胜利、工农运动的胜利和收回租界的胜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在中国革命史上影响深远。

第10题:

国共两党曾进行过两次合作,请说出两次合作的时间和倡导者?


正确答案: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1924年,由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共同倡导;第二次国共合作是1936年,由中国共产党和张学良、杨虎城共同促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