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佩戴眼镜的青少年要定期检查视力的原因是()。

题目

已佩戴眼镜的青少年要定期检查视力的原因是()。

  • A、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瞳距也在增长
  • B、重新验光配镜
  • C、调整屈光度数
  • D、随时检测视力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时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A、应佩戴平时所用的眼镜

B、不应佩戴平时所用的眼镜

C、检查前一天洗头,可用发蜡

D、散瞳后可以做视觉诱发电位

E、视野缺损的患者仅记录Oz电极即可


参考答案:E

第2题:

预防和矫正弱视最主要的措施()。

A.定期检査婴幼儿视力,早期发现,早期矫治

B.注意用眼卫生,小儿看书距离不宜过近

C.经常做眼保健操

D.及早佩戴眼镜

E.不用佩戴眼镜,弱视治疗即可


正确答案:A

第3题:

定期检查视力,一般青少年每()检查一次。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三个月


参考答案:C

第4题:

配戴眼镜后要定期复查视力,一般每几年检查一次视力,几年验一次光()?

  • A、0.5
  • B、1
  • C、1~2
  • D、3

正确答案:A,C

第5题:

近期网上流传一种观点,认为暴利的眼镜行业造就了99%的近视眼。一些网友称商家只会一味推销眼镜,其实近视后视力仍可恢复,但眼镜戴了就摘不下来了,因此能不戴眼镜尽量不要戴。这引发不少人对眼镜店唯利是图、赚取暴利的斥责,进而引起关于“越戴眼镜越近视”的讨论。然而临床研究表明,当青少年时期近视现象被诱发出来后,不管戴不戴眼镜,近视程度都会不断加深。这是因为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他们的眼球也在发育,因而近视的度数并不稳定。但只要准确检测出近视度数,眼镜不会成为加深度数的罪魁祸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佩戴近视眼镜之后仍可以恢复视力
B.佩戴眼镜与近视加深完全没有关系
C.近视加深与佩戴眼镜没有必然联系
D.眼镜商家并非仅因暴利而推销眼镜

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先给出了一种网上流传的观点,即“能不戴眼镜尽量不要戴”。并且进一步指出,这种观点引起了“越戴眼镜越近视”的讨论。后文通过转折词“然而”引出作者观点,即“当青少年时期近视现象被诱发出来后,不管戴不戴眼镜,近视程度都会不断加深”、“只要准确检测出近视度数,眼镜不会成为加深度数的罪魁祸首”。即只要满足一定条件,近视与戴不戴眼镜并无必然联系。同义替换,C项正确。

A项,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故排除A项。

B项,为干扰项。根据文段,要想得出配戴眼镜与近视加深没有关系的结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当青少年时期近视现象被诱发出来后”、“只要准确检测出近视度数”等,因此“完全”一词表述过于绝对,与文段不符。故排除B项。

D项,“眼睛商家”的做法并非文段重点讨论的话题,且为转折之前的内容,并非文段重点,故排除D项。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第6题:

调整眼镜,使配镜者佩戴后,_____、_____、_____的眼镜。


正确答案:视物清晰、感觉舒适、外型美观

第7题:

关于屈光不正性弱视说法错误的是()。

A、见于双眼散光

B、多发生于未佩戴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者

C、最多见于双眼高度近视

D、佩戴矫正眼镜后视力可逐渐提高


答案:C

第8题:

一18岁男性青年,一直佩戴近视框架眼镜,近1年视力下降明显,配过多次眼镜,视力无法达到1.0。验光结果:右眼-3.75/-4.25×180°=0.5;左眼-3.25/-2.75×125°=0.6,裂隙灯检查正常,眼底无明显改变。应首选

A.框架眼镜

B.软性角膜接触镜

C.硬性角膜接触镜

D.角膜塑型镜

E.屈光手术


参考答案:C

第9题:

青少年配镜的基本原则是

A.充分矫正,以佩戴后获得正常视力的适度凹透镜为宜
B.不充分矫正,以佩戴后获得较好视力的低度凹透镜为宜
C.充分矫正,以佩戴后获得正常视力的适度凸透镜为宜
D.不充分矫正,以佩戴后获得较好视力的低度凸透镜为宜
E.不充分矫正,以佩戴后获得正常视力的凹透镜为宜

答案:B
解析:
配镜原则是:不充分矫正,以佩戴后能获得较好视力的低度凹透镜为宜。

第10题:

属于矫正视力的,机动车驾驶证件申请人的相片须佩戴眼镜。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