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诊断为医院感染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标准。

题目

简述诊断为医院感染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标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答案:
解析:
【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第2题: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A.3~5岁,下呼吸道感染3次/年
B.0~2岁,下呼吸道感染4次/年
C.6~12岁,上呼吸道感染4次/年
D.3~5岁,上呼吸道感染6次/年
E.0~2岁,上呼吸道感染6次/年

答案:D
解析:

第3题:

半年内呼吸道感染多少次可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

A、半年内呼吸道感染≥4次

B、半年内呼吸道感染≥5次

C、下呼吸道感染≥1次

D、下呼吸道感染≥2次

E、下呼吸道感染≥3次


参考答案:E

第4题:

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取半卧位控制胃内容物的返流。
2.对存在下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加强口腔护理,每2~6小时一次。
3.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5.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6.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则。
7.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8.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可使用新制备的冷开水,每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做为污水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9.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尽早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10.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和/或抑酸剂。
11.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包括安置于层流室,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
12.有关预防措施对全体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教育培训。

第5题:

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标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①发热;
②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③X线胸片显示与肺部有炎症侵润性病变。
(2)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第6题:

不属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的是

A.0~2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6次
B.年龄3~5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6次
C.年龄6~12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5次
D.年龄3~5岁,下呼吸道感染每年2次
E.年龄6~12岁,下呼吸道感染每年2次以上

答案:A
解析: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0~2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7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3次;年龄3~5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6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2次;年龄6~12岁,上呼吸道感染每年5次,下呼吸道感染每年2次以上。

第7题:

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是()

A手术切口感染

B下呼吸道感染

C血液感染

D尿路感染

E胃肠道感染


B

第8题: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A、3~5岁,下呼吸道感染3次/年
B、6~12岁,上呼吸道感染4次/年
C、0~2岁,上呼吸道感染6次/年
D、0~2岁,下呼吸道感染4次/年
E、3~5岁,上呼吸道感染6次/年

答案:E
解析: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
年龄(岁) 上呼吸道感染(次/年) 下呼吸道感染(次/年)
0~2
3~5 7
6 3
2
6~12 5 2
注意:1.上感两次之间间隔7天以上。2.上感次数不够,可加下感,反之不可。3.须观察一年。

第9题:

简述诊断为医院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标准。


正确答案: 发热(≥38.0℃超过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第10题:

简述医院内尿路感染的诊断。


正确答案: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2)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3cfu/ml。
(3)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4)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