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论述道家道教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题目

简要论述道家道教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顿悟心法。生活化的禅。禅法的传授之道。棒喝的施教方式。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 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求达到这种境界,这又称开悟。其核心思想为:“不 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道家与道教的教义迥然不同

B.与道教相比,道家的教义更理性

C.道家教人顺乎自然,道教教人反乎自然

D.道家讲究自然,道教讲究科学


正确答案:C
文段首句即指出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同,然后从对待自然态度的角度具体阐述了二者的不同之处—道家教人顺乎自然,道教教人反乎自然。即C项。

第2题:

“义,利也”这一古代功利主义思想源自(  )。


A.儒家伦理思想

B.道家伦理思想

C.墨家伦理思想

D.法家伦理思想

答案:C
解析:
这是一道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识记题。儒家坚持“以义制利”的价值取向。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儒家义利观的核心是:以义为上,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儒家所讲的“义”往往是与集体之利、他人之利相联系的,而“利”往往是指个人私利。与儒家不同,墨家哲学肯定“利”的重要性,具有鲜明的功利特征。在他们看来,“仁”和“义”都不是抽象的,他们对“仁”的理解是“仁之事者,必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义”就是“利”的同义词,故有所谓“义,可以利人”,“义,利也”。故选C。

第3题:

道教尊道家的庄子为教主.( )


正确答案:×

第4题:

道家思想与道教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道教是中国最大的本土宗教。道家与道教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道家是学术派别而非宗教,《老子》、《庄子》、《列子》等著作也都是哲学著作而非神学经典。道家以“道”为宇宙的本原并由此构筑了系统的哲学理论,这与道教之崇道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老子勾画的“谷神不死”的“玄牝之门”和“长生久视之道”,庄子向往的神仙品格,都成为了道教讲求长生不死的思想资料和宗教追求之所在。
因此,道家与道教的产生虽不是一个直线型的因果关系,但利用改造《老子》、《庄子》、《周易》等著作的理论、神化老子并以为其教主,却是道教得以最终成立的基本的条件。也正是在此意义上,道教乐于人们把道教与道家混同为一体,将消极遁世的学派与飘逸出世的宗派直接等同起来。

第5题:

为什么说道家和道教不同?


正确答案: 道教:中国土生土长的总价,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想法,也深深影响中国社会。道教是一种宗教,由一些要素构成:如思想信仰、宗教团体、沟通天人神鬼的方法、对神的崇拜。是一种信仰,是不能够怀疑的,是对信仰的理解,要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
道家:一种思想学说,是谈哲理的,是分析宇宙社会和人的存在的。讨论宇宙、社会、人生的问题,因而可以讨论反驳。

第6题:

简述道家与道教。


参考答案:

学术界长期流行一种见解,认为老子、庄子为道教家,这是一种误解。
老子是哲学家,不是宗教家,也未创立宗教。老子的著作是学术性的,不是宗教性的。为了避免长期积累下来的观念混淆,有必要把道家与道教严格区别开来,总括起来,有以下四点值得注意:
(1)先秦无道教,只有老子哲学、庄子哲学,以及与他们的哲学相应的老子学派、庄子学派。
(2)汉代的道家代表西汉时期融合各派的一种思潮,它以黄老清静无为思想为基础,包括儒、墨、阴阳、法各家的部分内容。
(3)学术界习惯把老庄学派称为道家,是后起的一种学派分类观念。东汉时期严君平《老子指归》开始有了以老庄为道家的倾向。魏晋玄学早期“老庄”联称,后期“庄老”联称。魏晋以后,以老庄为道家的分类法得到承认,仍属于哲学。
(4)道教是宗教。它有团体、教派、教义、宗教规范仪式、宗教组织、固定数量的信徒、固定的教派传授系统、共同信奉的经典、固定的传布地区等。以上这些特点,使它区别于道家,与儒、佛并称为三教。


第7题:

简要说明宋代朱熹对儒家伦理思想发展的贡献。
(1)他承继了程颐、程颢之理学,以弘扬儒家伦理为核心,整合了儒道佛三家伦理思想,完善和创立了理学体系;
(2)他把“三纲五常”视为天理,主张修德之实在于“去人欲,存天理”;
(3)他兴书院、授理学,以理学化了的“四书”为教本,培养治国治世之才;
(4)他为白鹿书院订立的学规与教规,影响后世教育700多年。他提出了“五教”与“四要”的教育思想,这是一种创造。
所谓“五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所谓“四要”,即为学、修身、处事、接物之要。
为学之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第8题:

简要论述关于概念形成的四种理论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一)共同要素说概念形成的过程就是个体寻找、确定和掌握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同因素,并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反应的过程。
(二)假设考验说
(1)关于概念结构的看法(特征表说)概念由两个因素构成:①定义性特征:即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有关属性;②各个定义性特征之间的关系:即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又称为概念规则。它包括肯定、合取、包含性析取和排除性析取、条件和双重条件、否定、排除、选择性界定、联合性限定等等。若特征相同而规则不同,则概念不同。所以要完整表征一个概念,必须将定义性特征与概念规则有机结合在一起。
(2)关于获得定义性特征的看法:①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经储存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然后用实际刺激(实例)来考验假设,由反馈而知其正误,如果反馈“正确”则形成概念,反之则更换假设继续考验。②在形成和考验假设时,人要采取一定策略。
(三)原型转换说
(1)对于概念结构的看法自然概念主要是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来表征的,因此概念由两个因素构成:①原型或最佳实例:它不是一个概念的全部成员都具有的共同特征,但是与同一概念的其他成员相比,它有更多的特征与其它成员相同,即具有更好的家族相似性。原型可能是以表象形式来编码的,人们主要靠它来理解该概念。②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即其它属于概念的个体偏离原型的容许程度。在某些概念中,它以转换规则的形式存在。
(2)对于获得原型方式的看法一个概念的其它成员是对原型按照一定转换规则加以变形,所以人们对概念的掌握就是从属于这个概念的各个实例中依据转换规则抽象出一个最佳实例或原型。
(四)内隐学习说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也许是在不知不觉中学得的,这种无意识中习得概念规则的学习就叫内隐学习。在内隐学习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识中累加的次数来区分概念的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内隐学习的特点是:
(1)内隐知识能自动地产生,无需有意识地去发现概念的外显规则;
(2)内隐学习具有概括性,很容易概括到不同的概念实例中;
(3)内隐学习获得的概念规则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即具有无意识性;
(4)内隐学习获得的规则不容易遗忘,并能长期运用。

第9题:

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因此,道教和道家是一个概念。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老子创立的是道家哲学,而不是道教。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