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的《乐园鸟》,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天问”。

题目

戴望舒的《乐园鸟》,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天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出自()

A.《寻梦者》

B.《发现》

C.《乐园鸟》

D.《天狗》


参考答案:B

第2题:

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西方文学名著有().

  • A、《神曲》
  • B、《失乐园》
  • C、《复乐园》
  • D、《力士参孙》
  • E、《天路历程》

正确答案:A,B,C,D,E

第3题:

下面的诗作,可以看作现代人的“天问”的一首诗是()

A.《乐园鸟》

B.《雨巷》

C.《我的记忆》

D.《我用残损的手掌》


参考答案:A

第4题:

戴望舒《寻梦者》将现代人的“寻梦”思绪寄寓在一个民间故事里。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戴望舒《乐园鸟》每节一问,其实是自问。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收入戴望舒1934—1945年间诗作的诗集是()。

A《我底记忆》

B《灾难的岁月》

C《望舒草》

D《乐园鸟》


B

第7题:

柳叶湖被称为()。

  • A、湘北绿色宝库
  • B、群中的鸟王国
  • C、休闲度假的城郊乐园
  • D、体育运动的国际赛场

正确答案:C,D

第8题:

阅读戴望舒《乐园鸟》,简述其形式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诗歌的形式特点:(1)全诗共四节,每节5句,每节的第三句都是相同的"华羽的乐园鸟”,这一句将每一节分为两段,仿佛是对乐园鸟的反复呼唤和询问。(2)每一节的第四第五句,都是发问,而且所问的问题都具有相互矛盾的性质。全诗就形成了五个问题追问的结构。2.表达效果(1)"华羽的乐园鸟”的反复出现,犹如乐曲的主旋律,萦绕回环,将情感推向高潮。(2)五个问题具有相互矛盾的性质,互相反诘:"幸福的云游”与"永恒的苦役”;不管是饥是渴,只专注于"饮露”,是享受"神仙的佳肴”还是慰籍无尽的"乡思”;是"来”还是"去”;永恒的飞翔是幸福的追寻还是"路途的寂寞”;天上的花园是否已经荒芜,假若天上的伊甸园都已荒芜,这飞翔还有什么意义?(3)不管是因为爱情还是别的人生际遇而促使诗人创作这首诗(诗人写《乐园鸟》的时候,正经受着一场马拉松式苦恋的煎熬,历时八年的苦恋竟然以恋人与别人结婚落幕),乐园鸟的探索就是诗人的探索,乐园鸟的悲哀也是诗人的悲哀,这首诗其实是诗人上下求索而无所归依的迷茫、失落情绪之具象化表现,乐园鸟的追寻与探索已经泛化为人生各种求索的象征,具有广阔的言说空间。"

第9题:

下面作品属于戴望舒诗歌的有()

  • A、《单恋者》
  • B、《雨巷》
  • C、《乐园鸟》
  • D、《寻梦者》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戴望舒《乐园鸟》的结构特征是()

  • A、用五个问题结构全诗
  • B、用春夏秋冬结构全诗
  • C、用假设结构全诗
  • D、借用古希腊神话结构全诗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