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每年需要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

题目

某企业每年需要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元,如果改从市场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000元,要求:为企业做出外购或自制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健身器材生产商每年需要使用18000个滑轮,每次订货成本为40元。每个滑轮年存储成本为9元,购买成本为10元。为了使总成本最低,采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确定最优订货批量,则该生产商每次应该订货多少?每年总成本是多少?(注:用SQRT(a*b)表示对a乘以b的结果开根号)


答案:D= 18000, R=40, H=9,P=10。
经济订货批量为Q=SQRT(2*R*D/H)=SQRT(2x40x18000/9)=400 (个),
每年总成本=H*Q/2+R*D/Q+ P*D=9x400/2 + 40x 18000/400+ 10x18000= 183600 (元) ,
因此该生产商每次应该订货400个,每年总成本是183600元。

第2题:

某企业生产甲零件,该零件市场价50元,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制造该零件,单位制造成本为: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6元,变动制造费用6元,固定制造费用4元。

要求:

(1)甲零件每年需要量为3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该零件应否外购?

(2)甲零件每年需要量为3000件,剩余生产能力如不用于生产甲零件,可以生产其他产品,每年的贡献毛益总额3000元,该零件应否外购?

(3)甲零件每年需要量不确定情况下,企业自行生产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8000元,该零件何时应外购?


参考答案:(1)自制总成本=3000×(20+16+6)=126000(元)
  外购总成本=3000×50=150000(元)
  结论:因为自制总成本小于外购总成本,企业不应外购,应自己生产甲零件,可节约24000(元)
  (2)自制总成本=3000×(20+16+6)+3000=129000(元)
  外购总成本=3000×50=150000(元)
  结论:因为外购总成本大于自制成本,企业应自制甲零件,可节约21000元。
  (3)临界点产量=8000/(50-20-16-6)=1000件
  结论:当甲零件每年需要量大于1000件时,企业应选择外购方式

第3题:

某企业全年需用某种零件22 000件,每件价格为3元,若一次购买量达到4 000件以上时,则可获3%的价格优惠。已知固定订货成本每年为1 000元,变动订货成本每次30元,固定储存成本每年为5 000元,变动单位储存成本1.5元/年。如自行生产,每件成本为2.5元,每天可生产100件,每天耗用62.5件,固定的生产准备费用每年1 200元,变动每次生产准备费用300元,自制零件的单位变动储存成本1.4元,固定储存成本每年为5 000元。

要求:

(1)企业每次订购多少件才能使该零件的总成本最低?外购零件的总成本为多少?

(2)若自制该零件,应分多少批生产,才能使生产准备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最低?

(3)比较企业自制与外购的总成本,应选择何方案?


正确答案:
(1)经济批量= =938(件)   
按经济批量订货时存货总成本为:   
存货总成本=年订货成本+年储存成本+年购置成本   
=1 000+5 000+ +22 000×3=73 407.12(元)   
按享受折扣的最低订货数量订货时的存货总成本为:   
存货总成本=1 000+22 000/4 000×30+5 000+4 000/2×1.5+22 000×3×(1-3%)   
=73 185(元)   
因为享受折扣时的总成本比经济批量时更低,所以每次应订购4 000件。   
(2)陆续供货时的经济批量为= =5 014(件)   
22 000/5 014=4.4(批)   
自制该零件时,应分4.4批生产,才能使生产准备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最低。   
(3)自制的总成本:   
TC=22 000×2.5+1 200+5 000+    
=5 5000+1 200+5 000+2 632.49=63 832.49(元)    
因为自制的总成本低于外购的总成本,所以应选择自制方案 

第4题:

某企业2009年至2013年的产量和总成本的历史资料如下表所示,该企业2014年预计产量为95000件。
  要求:运用回归直线法预测该企业2014年的总成本。
  某企业产量与总成本表

应用最小平方法原理,求解y=a+b×中a、b两个待定参数。


答案:
解析:

第5题:

某企业年需要耗用1000个某种零件,零件的经济订货批量为50件,每次订货成本为5元,单价为20元,每一零件的储存费率为20,那么年需订购的次数为20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某机械制造企业每年需用轴承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20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8000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10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其他型号的轴承,获得3000元的贡献毛益。

要求:采用相关成本分析法为企业做出自制或外购轴承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自制

变动成本=20000-8000=12000

机会成本=3000 相关成本合计=12000+3000=15000(元)

外购

相关成本=变动成本=10×2000=20000(件)>15000(元)

决策

自制相关成本小于外购相关成本,因此自制。


第7题:

成组技术要求以()为基础组织生产。

A、车间

B、设备

C、零件

D、零件组


参考答案:D

第8题:

某国实行双休日制度,此外1年有10天节假日。该国某企业每年需要生产某零件2325600只,每个车工的班定量定额为16只,年平均出勤率为95%,因此,车工定员应该是()人。

A.1000

B.400

C.1220

D.610


正确答案:D

第9题:

设某厂需零件甲,其外购价为10元,若自行生产,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且需要为此每年追加10000元的固定成本,通过计算可知,当该零件的年需要量为()件时,两种方案等效。

A、2500;

B、3000;

C、2000;

D、1800。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假设某企业每年需要某种小五金1000件,每件的订货成本为5元,每件物资的年保管费率为2%,每件产品的单价为50元,订货提前期为10天,该企业的工作日每年为300天。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下,该企业追求的目标是( )。

A、订货价格最低
B、订货数量最大
C、总成本最小
D、平均成本最小

答案:C
解析:
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下,企业追求的目标是通过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库存成本,确定一个最佳的订货数量来实现总库存成本最低的方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