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关于立案登记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有利于做到有案必立,保障当事人诉权B、有利于促进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完善C、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只进行初步的实质审查,当场登记立案D、适用于民事起诉、强制执行和国家赔偿申请,不适用于行政起诉

题目

2015年4月,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关于立案登记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做到有案必立,保障当事人诉权
  • B、有利于促进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完善
  • C、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只进行初步的实质审查,当场登记立案
  • D、适用于民事起诉、强制执行和国家赔偿申请,不适用于行政起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最高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以下情况不适用立案登记制( )。

A.民事起诉

B.刑事自诉

C.国家赔偿申请

D.申请再审和申诉


参考答案:D

第2题:

立案登记制的基本要义包括( )。

A.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不进行实质审查

B.法院只审核形式要件

C.当事人提交的诉状一律接收

D.立案登记制彰显开放性的特征


参考答案:ACD

第3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A、立案淘汰制

B、立案审批制

C、立案登记制

D、有案必审制


答案:C

第4题:

根据有关立案登记制的规定( )。

A、法院要对诉讼要件进行实质审查后再决定是否受理

B、所有案件都适用立案登记制

C、法院不再对起诉进行实质审查

D、年底压力大可以拖延立案


参考答案:C

第5题:

根据《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人民法院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案件实行立案登记制,具体指()

A.民事起诉

B.行政起诉

C.刑事起诉

D.行政复议


参考答案:AB

第6题:

人民法院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案件实行立案登记制,具体包括( )。

A.民事起诉

B.行政起诉

C.刑事起诉

D.申诉


参考答案:AB

第7题:

根据《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下列情况不予立案登记立案()

A.对违法起诉

B.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

C.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

D.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


参考答案:ABCD

第8题: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登记制为立案审查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参考答案:错【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第9题: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 )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

A.批准

B.审核

C.登记

D.分流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关于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规定的民事诉讼立案制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国实施立案登记制,意味着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后必须立案
B.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后应当予以登记,并在15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C.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的起诉,在立案前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
D.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的起诉,在立案后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民事诉讼立案制度。《民诉解释》第208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19条的规定,且不属于第124条规定情形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后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属于民事诉讼法第124条规定情形的,裁定驳回起诉。”因此,A选项、B选项和D选项都是错误的。《民事诉讼法》第12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119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可见,C选项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