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引起的。

题目

恶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引起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生活中完全不食用脂肪会引起()缺乏病。

A.脂溶性维生素C

B.脂溶性维生素B

C.脂溶性维生素

D.脂溶性维生素F


正确答案::C


第2题:

下列关于巨幼细胞贫血病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叶酸缺乏引起者最多见
B.对食物加热、煮沸过度可造成叶酸缺乏
C.人体中叶酸、维生素B全部由食物供给
D.人体内贮存的叶酸可供人体使用3~6年
E.恶性贫血是由于内因子缺乏导致维生素B不能被吸收所致

答案:D
解析: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缺乏所引起的一类大细胞性贫血。本病中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占90%,以叶酸缺乏为主,因为人体中叶酸全部由食物供给,体内贮存的叶酸仅供使用1~4个月。恶性贫血罕见,是由于内因子缺乏,导致食物中维生素B不能被吸收所致。

第3题:

恶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

A.铁

B.锌

C.维生素

D.叶酸

E.维生素


正确答案:CD

第4题:

脂溶性维生素的特性是()。

  • A、溶于脂肪和脂溶剂、疏水
  • B、需脂性环境和胆盐帮助才能吸收
  • C、体内可大量储存,过量积蓄可引起中毒
  • D、缺乏时症状发展缓慢
  •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第5题:

维生素A和维生素E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摄入过量会在体内积聚而引起中毒。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恶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

A:铁
B:锌
C:维生素B12
D:叶酸
E:维生素B1

答案:C,D
解析:
恶性贫血是由于机体内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因子,使幼稚红细胞在发育中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出现障碍,细胞的分裂受阻,形成畸形的巨幼红细胞。

第7题:

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可引起

A:口角炎
B:癞皮病
C:坏血病
D:恶性贫血
E:佝偻病

答案:E
解析: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维生素D缺乏可致佝偻病。口角炎主要是由于维生素B2缺乏造成,癞皮病是由于维生素PP缺乏,坏血病是由于维生素C缺乏,恶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上述几种均为水溶性维生素缺乏。

第8题:

脂溶性维生素的特性是()

A、溶于脂肪和脂溶剂、疏水

B、缺乏时症状发展缓慢

C、体内可大量储存,过量积蓄可引起中毒

D、以上都是


本题答案:D

第9题:

长期缺乏维生素B12可引起()。

  • A、坏血病 
  • B、癞皮病 
  • C、脂溢性皮炎 
  • D、恶性贫血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恶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

  • A、铁
  • B、锌
  • C、维生素B
  • D、叶酸
  • E、维生素B1

正确答案: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