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题目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网络本身存在的问题
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重疾病防治,轻发展教育
2、重通俗性,轻科学性
3、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1)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开发的滞后性
(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利用的无序性
4、教育者方面存在的问题
(1)无可控性问题
(2)背景信息缺失问题
(3)网络操作问题
5、受教育者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控能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网络素质”,已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6、网络伦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中小学为本的教师教育模式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1)如何保证职前教师培养质量;
(2)中小学如何与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有效沟通;
(3)实习生的成长是否就是适应中小学的教学生活;
(4)实习生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学会什么。

第2题:

我国教育立法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教育法规很不健全、很不完备,远未形成一个体系;
(2)已经制定和颁布的教育法规多属行政系统制定的单项法规,而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的教育法律却很少;
(3)已制定和颁布的教育法规多系对教育事业内部的要求,缺乏同经济、社会联系的内容,难以起到协调教育外部关系的作用。

第3题:

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参考答案:(1)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2)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平衡
(3)教育内容与实际情况未能实现有机统一
(4)教育体系不健全
(5)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突出
(6)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多

第4题: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
(1)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心理素质;
(2)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3)及时发现问题,适时疏导;
(4)尊重幼儿人格,不要妄下结论;
(5)整合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

第5题:

中小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答案:
解析:
(1)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①学习问题,包括厌学、逃学、学习效率低、阅读障碍、考试焦虑、学校恐惧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方面问题。②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友伴关系等方面问题。③学校生活适应问题,包括生活自理困难,对学校集体不适应等问题。④自我概念问题,包括缺乏自知、自信、自我膨胀等问题。⑤与青春期性心理有关的问题,包括青春期发育引发的各种情绪困扰,异性交往中的问题,性困惑等问题。(2)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见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简答2)

第6题:

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1)大学应当向预备教师或在职教师传授什么样的专业知识;
(2)大学能够为促进教师实践知识和智慧的发展做些什么;
(3)大学教育实习为促进师范生(预备教师)的成长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第7题: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
解析: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
(1)传授知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学科渗透。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变换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3)结合班队、团队活动。不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出、列入课程计划,而是结合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来进行,是这一途径的特点。
(4)寓于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扩大和延伸。它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文学艺术活动、科学技术活动、体育锻炼活动、劳动公益活动等,为学生走向社会、接触自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5)辅导与咨询。个别辅导是辅导老师通过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助人活动,比较常用的方式有个别谈话、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个案研究等。个案研究则是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比较深入、持续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也可结合小组辅导或者是团体咨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第8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适宜采用:

A 诊疗模式

B、发展模式

C、教育模式

D、文化模式


正确答案:BCD

第9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专题训练:专题训练过程一般由“判断鉴别一训练策略一反思体验” 三个彼此衔接的基本环节构成。判断鉴别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某方面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以此引起学生的认同感或缺失感,进而体会、感受该种心理素质对自己学习、生活、交往及成长的意义。训练策略就是针对该课主题和在判断鉴别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若干解决该问题的具体而有效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操作活动来感受、理解,进而选择。反思体验就是对训练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行为变化、活动过程及效果。 (2)学科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学科渗透要求教师具有心理教育意识和课程内容组织 能力,能够将学科教学的知识与心理辅导有 机结合起来。 (3)咨询与辅导:是指通过开展专门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一般心理咨询与辅导需要较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从业者进行,采用较为专业的心理测量工具及量表,针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进行早期的诊断、过程中的干预、愈后的评 估等工作。部分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专 门的心理咨询室和专职咨询辅导人员,接受学生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咨询和辅导,并定期开展科普活动及心理健康讲座。

第10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确立必须要注意哪些问题?
目标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评估的;
目标必须是可行的,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达到的;
目标必须是兼顾社会规范和个人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