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爆发时,国民党的总兵力大约是()A、460万B、127万C、430万D、220万

题目

解放战争爆发时,国民党的总兵力大约是()

  • A、460万
  • B、127万
  • C、430万
  • D、220万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解放战争爆发时,国民党总兵力大约是()


参考答案:430万

第2题:

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派暴徒刺杀了国民党实际负责人(),国民党人被迫举行武力讨伐,(“”)爆发。


参考答案:宋教仁;二次革命

第3题:

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A.是指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

B.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

C.使国民党处于全民包围之中

D.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ABCD

第4题:

解放战争爆发前,国民政府的哪些举动将国共双方一切和平谈判之门都关闭了()

A.国民党当局县令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三地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撤退

B.国民党召开一党独大的国民大会

C.国民党军占领华北解放区重镇张家口

D.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参考答案:A, B, C, D

第5题:

解放战争爆发时,国民党的总兵力大约是()

A.430万

B.220万

C.460万

D.127万


参考答案:A

第6题:

解放战争时期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是指()

A.解放区广大农村掀起土地制度改革运动

B.国民党爱国将领起义

C.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群众为先锋的人民民主运动

D.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


参考答案:C

第7题:

解放战争以后,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A.四川

B.北平

C.台湾

D.广州


参考答案:C

第8题:

在解放战争时期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渡江战役还是南京解放。


参考答案:渡江战役

第9题:

“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


参考答案:C

第10题:

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形成了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成为配合人民 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是

A.国民党政府专制独裁,官员贪污腐败 B.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失利
C.国民党顽固坚持内战政策 D.国统区爆发严重经济危机


答案:A,C,D
解析:
【命题依据】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掀起了全国性的内战。内战开始时, 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是很严峻的,蒋介石政府有很强的兵力,且经纪商、军事物资上等都占 有巨大的优势。但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动人民群众进解放 战争,使得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之中。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就是中国共产 党“得道’的重要体现。
【解题思路】
(1)题考查为新'中国而奋斗中关于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的理解和识记。
(2)主要考查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
(3)在国民竞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主要是由于它违背 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 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地发行纸币。恶性通货膨胀引起的物 价飞涨,使人民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洗劫,使民族工商业走向破产。故正确迭项是ACD。B项是指国民党军事上的失利,指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的现状,和本题的原因无关,故不选。

更多相关问题